治療方法:桑白皮湯。
證候表現:其病不腫不赤, 只是澀痛。
病因病機:乃氣分隱伏之火, 脾肺絡濕熱。
處方:桑白皮湯桑白皮(一錢半)澤瀉黑玄參(各八分)甘草(二分半)麥門冬(去心)黃芩旋覆花(各一錢)菊花(五分)地骨皮桔梗白茯苓(各七分)上剉劑, 白水二盅, 煎至八分, 去滓溫服。
原文:白澀症不腫不赤, 爽快不得, 沙澀昏蒙, 名曰白澀。 氣分伏隱, 脾肺濕熱。 此症南人俗呼白眼, 其病不腫不赤, 只是澀痛, 乃氣分隱伏之火, 脾肺絡濕熱, 秋天多患此。 俗稱稻芒赤目者, 非也。 桑白皮湯桑白皮(一錢半)澤瀉黑玄參(各八分)甘草(二分半)麥門冬(去心)黃芩旋覆花(各一錢)菊花(五分)地骨皮桔梗白茯苓(各七分)上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