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鬱氣滯氣火上逆型綠風內障

治療方法: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加減。

證候表現:眼部主症具備, 全身尚有情志不舒, 胸悶噯氣, 食少納呆, 嘔吐泛惡, 口苦、舌紅苔黃, 脈弦數等。

病因病機:胸悶噯氣, 口苦, 舌紅苔黃, 脈弦數等皆情志不舒, 肝鬱氣滯, 鬱久化火之症, 而頭眼部症狀乃氣火上逆所致。 肝失條達, 氣火橫逆而犯脾胃, 脾失健運, 故食少納呆;胃失和降, 則嘔吐泛惡。

治則治法:清熱疏肝, 降逆和胃。

處方:丹梔逍遙散。

方用: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加減。

處方:左金丸。

出處:《中醫眼科學》·第十二章瞳神疾病(篇)·第二節綠風內障(章)

原文:肝鬱氣滯, 氣火上逆主證:眼部主症具備,

全身尚有情志不舒, 胸悶噯氣, 食少納呆, 嘔吐泛惡, 口苦、舌紅苔黃, 脈弦數等。 證候分析:胸悶噯氣, 口苦, 舌紅苔黃, 脈弦數等皆情志不舒, 肝鬱氣滯, 鬱久化火之症, 而頭眼部症狀乃氣火上逆所致。 肝失條達, 氣火橫逆而犯脾胃, 脾失健運, 故食少納呆;胃失和降, 則嘔吐泛惡。 治法:清熱疏肝, 降逆和胃。 方藥: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加減。 前方以柴胡為主藥疏肝解鬱;丹皮、梔子清肝瀉火;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術、茯苓、甘草、生薑理脾滲濕, 和胃止嘔;薄荷輔助主藥, 疏散條達肝氣。 後方以黃連為主, 清肝胃之火, 以降其逆;少佐吳茱萸, 辛溫開鬱, 降氣止嘔。 兩方合用, 共奏清熱疏肝, 降逆和胃之功。 若加龍膽草、郁金、地龍、木通等,
則更增清肝解鬱, 通絡消滯的作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