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豌豆炒雞丁
【組成】豌豆100克、雞肉100克、雞蛋1枚、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料酒5毫升、澱粉10克
【製作】將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離, 蛋清與料酒、食鹽、澱粉攪拌均勻, 蛋黃入籠蒸熟後切成方丁。 將雞肉洗淨, 切成方丁後, 用蛋清調好的味汁拌勻。 起鍋, 倒入植物油, 待油燒熱後, 先下入雞丁劃熟, 隨即放入豌豆、食鹽、味精炒熟。 將炒熟的豌豆和雞丁放入盤中, 撒上蛋黃丁即可。
【功效】滋補體虛、補氣和中。
【適用範圍】適宜久病體虛、食欲不振、形體消瘦等症。
【分析】豌豆性平, 具有健脾養胃、補腎填精、生律利尿等功效。 雞肉性溫, 具有補氣溫中、補虛養血、補益精髓等功效。
29.爆炒童子雞
【組成】童子雞200克、蛋清2個、蔥絲2克、薑絲2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0毫升、料酒5毫升、澱粉10克
【製作】將童子雞去毛、內臟, 清洗乾淨, 剔骨留肉。 將雞肉切成薄片, 用蛋清、食鹽、料酒、澱粉攪拌均勻。 起鍋, 倒入植物油, 待油燒至六成熱時, 投入蔥絲、薑絲爆香, 隨即下入雞片, 加入醬油, 翻炒至雞肉熟透後, 調入味精, 炒勻即可。
【功效】補虛益氣、補腎強身。
【適用範圍】適宜體虛、久病體虧、氣虛乏力、形體消瘦等症。 亦適宜冠心病人食用。
【分析】雞肉中含有大量的鉀元素及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鈣、鐵、磷等營養物質,
30.鳳梨雞片
【組成】鳳梨200克、雞脯肉150克、雞蛋1枚、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白砂糖10克、料酒5毫升、澱粉10克
【製作】將雞脯肉洗淨, 切成薄片, 用打勻的雞蛋和食鹽、料酒、澱粉攪拌均勻。 將鳳梨洗淨, 切成薄片。 起鍋, 倒入植物油, 待油燒至六成熱時, 下入雞片, 加白砂糖翻炒。 待雞肉快熟時, 下人鳳梨片繼續翻炒至雞肉熟透後, 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養胃、補益氣血。
【適用範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所導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幹、消渴、乏力等症。
【分析】雞肉性溫, 具有補氣溫中、補虛養血、補益精髓等功效。
31.清燉鴿肉
【組成】鴿子1只、香菜10克、蔥段3克、生薑3片、植物油2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清水700毫升
【製作】將鴿子去毛、內臟, 清洗乾淨。 香菜洗淨, 切成寸段。 起鍋, 倒入植物油, 投入蔥段、薑片爆香, 隨即放入鴿肉和清水。 先用大火燒沸, 再改用小火繼續純煮40~60分鐘。 待鴿肉爛熟後, 撒入香菜、味精、食鹽, 攪拌均勻, 稍燉片刻, 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氣血、補腎助陽。
【適用範圍】適宜體虛、消瘦、乏力、消渴及貧血等症。 亦可用於女性產後血虛、體弱者的調理。
【分析】鴿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族、鈣、鐵、磷、鉀等有益人體的營養成分。 鴿肉性平, 具有補氣養血、補腎助陽等功效。
32.紅燒豬肉
【組成】豬肉500克、蔥段2克、生薑2片、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5毫升、白砂糖15克、清水600毫升
【製作】將豬肉洗淨, 切成方塊。 起鍋, 倒入植物油, 待油燒至七成熱時, 下入蔥段、薑片爆香, 隨即放入豬肉, 加醬油、食鹽、白砂糖翻炒。 待豬肉入味後, 加入清水。 先用大火燒沸, 再改用小火燒約1個小時, 待豬肉爛熟、湯汁香濃後, 調入味精, 即可出鍋。
【功效】補虛強身、補腎養血、潤腸通便。
【適用範圍】適宜體虛、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大便秘結等症。
【分析】豬肉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族元素和鈣、鐵、磷、鋅等營養成分。 豬肉能夠給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源, 並且能夠潤澤腸道、補虛強身。
33.紅燒兔肉
【組成】兔肉400克、蔥段2克、生薑2片、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5毫升、白砂糖15克、清水600毫升
【製作】將兔肉洗淨, 切成方塊。 起鍋, 倒入植物油, 待油燒至七成熱時, 下入蔥段、薑片爆香, 隨即放入兔肉, 加醬油、食鹽、白砂糖翻炒。 待兔肉入味後, 加入清水。 先用大火燒沸, 再改用小火燒約1個小時, 待兔肉爛熟、湯汁香濃後, 調入味精, 即可出鍋。
【適用範圍】適宜久病體虛、過敏性紫癜等症。
【分析】兔肉屬於全蛋白食品, 還含有鈣、鐵、磷、鉀、鈉、硫、卵磷脂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兔肉含水分較多, 肌纖維比較疏鬆, 在飯後兩小時內就可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從而能夠起到增強人體體質的作用。兔肉性涼,還能夠起到補益中氣、滋陰涼血的作用。
34,蔥燒黃魚
【組成】黃魚1條、大蔥2根、生薑5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5毫升、白砂糖10克、清水500毫升
【製作】將黃魚去鱗、鰓、內臟,清洗乾淨;將大蔥切成寸段;將生薑切片。起鍋,倒入植物油,待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蔥段、薑片爆香,隨即放入黃魚,加醬油、食鹽、白砂糖和清水,翻炒片刻後.蓋上鍋蓋,用小火燒約30-40分鐘。待魚肉爛熟後,調入味精,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養胃、補氣固澀。
【適用範圍】適宜食欲不振、體虛、乏力、倦怠、腹瀉、痢疾等症。
【分析】黃魚富含蛋白質、脂肪、韓、鐵、碑、煙酸、碘等營養成分。黃魚性平,具有健胃補氣、固濕填精、調中止痢、安神明目等功效。方中合用大蔥,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且能夠起到一定的祛風、健脾胃之效。
35.清蒸桂魚
【組成】桂魚1條、香菜15克、蔥絲3克、薑絲3克、食鹽1克、料酒5毫升、香油5毫升
【製作】將桂魚去鱗、內臟,清洗乾淨;將香菜洗淨,切成寸段。將桂魚用食鹽、料酒調味後,放入盤中。將盤子置入蒸鍋中,用大火蒸約20 ~30分鐘。待魚肉嫩熟後出鍋,撒上香菜末,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健脾養胃。
【適用範圍】適宜體虛、乏力、倦怠等。
【分析】桂魚富含蛋白質、煙酸、鈣、鐵、磷等營養成分。桂魚性平,具有健脾養胃、補益氣血、補虛勞損等功效。香菜性溫,富含維生素C、鈣、胡蘿蔔素、鈣、鐵、磷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胃消食、祛風理氣等功效。二者合用,其健脾養胃、補虛益氣血之效尤其顯著。
36.紅燒鱔魚
【組成】鱔魚300克、蔥段3克、薑片2克、植物油30毫升、料酒10毫升、醬油2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
【製作】將鱔魚去內臟,清洗乾淨後,切段。起鍋,倒入植物油,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蔥段、薑片爆香,隨即放入鱔魚段,翻炒片刻後,加入醬油、料酒和清水,用大火將鱔魚燒熟後,調入味精,即可出鍋食用。
【功效】補虛益氣、祛風燥濕、止血調經。
【適用範圍】適宜咳嗽、風濕、四肢乏力、體虛、痔瘡出血等症。亦適宜月經病人或不孕者調理之用。
【分析】鱔魚不但滋味鮮美,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補益中氣、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等功效。鱔魚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鈣、鐵、磷等營養成分。鱔魚的鐵含量極高,且能夠增強人體性腺功能,因而非常適宜月經期和不孕女性食用。
37.墨魚炒韭菜
【組成】墨魚肉300克、韭菜150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0毫升
【製作】將墨魚肉清洗乾淨,切成方塊;將韭菜洗淨,切成寸段。起鍋,倒入植物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墨魚肉,翻炒至墨魚肉七成熟時,放入韭菜、食鹽、味精、醬油,繼續翻炒至墨魚肉熟透後,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燥濕、補腎溫中、利水止血。
【適用範圍】適宜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症。亦可用於崩漏、月經過多等女性月經不調之疲。
【分析】墨魚性平,具有健脾和中、利水燥濕、止血止帶等功效。韭菜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C、鈣、鐵、磷、鉀等營養成分,性溫,能夠起到溫中下氣、調和臟腑、止血調經等作用。本方二者合用,其調理月經之效尤其顯著。
38.蔥燒海參
【組成】蔥白150克、海參250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2克、薑絲2克、醬油1毫升、澱粉10克、味精1克
【製作】先將蔥白洗淨、切段;將海參洗淨、用溫水泡發、切條;將澱粉加清水攪拌成芡汁,並加入食鹽、醬油和味精攪伴均勻備用。將油鍋燒熱,撒入薑絲熗鍋,爾後放入蔥白和海參先以中火翻炒至八成熟後,倒入芡汁繼續翻炒均勻直至熟透,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養胃、滋陰潤燥、補腎助陽。
【適用範圍】適宜陽痿、遺精、尿頻、貧血以及久病之後體質虛弱等症。亦非常適宜高脂血症的預防和病後調理。
【分析】海參營養豐富,且具有補血潤燥、滋陰神腎等功效。蔥白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E、鈣、鐵、磷、鉀、鎂、鋅等營養成分。另外,方中海參和蔥白都具有較好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醉水準的作用,因而本方又非常適宜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從而能夠起到增強人體體質的作用。兔肉性涼,還能夠起到補益中氣、滋陰涼血的作用。34,蔥燒黃魚
【組成】黃魚1條、大蔥2根、生薑5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5毫升、白砂糖10克、清水500毫升
【製作】將黃魚去鱗、鰓、內臟,清洗乾淨;將大蔥切成寸段;將生薑切片。起鍋,倒入植物油,待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蔥段、薑片爆香,隨即放入黃魚,加醬油、食鹽、白砂糖和清水,翻炒片刻後.蓋上鍋蓋,用小火燒約30-40分鐘。待魚肉爛熟後,調入味精,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養胃、補氣固澀。
【適用範圍】適宜食欲不振、體虛、乏力、倦怠、腹瀉、痢疾等症。
【分析】黃魚富含蛋白質、脂肪、韓、鐵、碑、煙酸、碘等營養成分。黃魚性平,具有健胃補氣、固濕填精、調中止痢、安神明目等功效。方中合用大蔥,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且能夠起到一定的祛風、健脾胃之效。
35.清蒸桂魚
【組成】桂魚1條、香菜15克、蔥絲3克、薑絲3克、食鹽1克、料酒5毫升、香油5毫升
【製作】將桂魚去鱗、內臟,清洗乾淨;將香菜洗淨,切成寸段。將桂魚用食鹽、料酒調味後,放入盤中。將盤子置入蒸鍋中,用大火蒸約20 ~30分鐘。待魚肉嫩熟後出鍋,撒上香菜末,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健脾養胃。
【適用範圍】適宜體虛、乏力、倦怠等。
【分析】桂魚富含蛋白質、煙酸、鈣、鐵、磷等營養成分。桂魚性平,具有健脾養胃、補益氣血、補虛勞損等功效。香菜性溫,富含維生素C、鈣、胡蘿蔔素、鈣、鐵、磷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胃消食、祛風理氣等功效。二者合用,其健脾養胃、補虛益氣血之效尤其顯著。
36.紅燒鱔魚
【組成】鱔魚300克、蔥段3克、薑片2克、植物油30毫升、料酒10毫升、醬油2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
【製作】將鱔魚去內臟,清洗乾淨後,切段。起鍋,倒入植物油,待油燒至五成熱時,投入蔥段、薑片爆香,隨即放入鱔魚段,翻炒片刻後,加入醬油、料酒和清水,用大火將鱔魚燒熟後,調入味精,即可出鍋食用。
【功效】補虛益氣、祛風燥濕、止血調經。
【適用範圍】適宜咳嗽、風濕、四肢乏力、體虛、痔瘡出血等症。亦適宜月經病人或不孕者調理之用。
【分析】鱔魚不但滋味鮮美,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補益中氣、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等功效。鱔魚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鈣、鐵、磷等營養成分。鱔魚的鐵含量極高,且能夠增強人體性腺功能,因而非常適宜月經期和不孕女性食用。
37.墨魚炒韭菜
【組成】墨魚肉300克、韭菜150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1克、味精1克、醬油10毫升
【製作】將墨魚肉清洗乾淨,切成方塊;將韭菜洗淨,切成寸段。起鍋,倒入植物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墨魚肉,翻炒至墨魚肉七成熟時,放入韭菜、食鹽、味精、醬油,繼續翻炒至墨魚肉熟透後,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燥濕、補腎溫中、利水止血。
【適用範圍】適宜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症。亦可用於崩漏、月經過多等女性月經不調之疲。
【分析】墨魚性平,具有健脾和中、利水燥濕、止血止帶等功效。韭菜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C、鈣、鐵、磷、鉀等營養成分,性溫,能夠起到溫中下氣、調和臟腑、止血調經等作用。本方二者合用,其調理月經之效尤其顯著。
38.蔥燒海參
【組成】蔥白150克、海參250克、植物油30毫升、食鹽2克、薑絲2克、醬油1毫升、澱粉10克、味精1克
【製作】先將蔥白洗淨、切段;將海參洗淨、用溫水泡發、切條;將澱粉加清水攪拌成芡汁,並加入食鹽、醬油和味精攪伴均勻備用。將油鍋燒熱,撒入薑絲熗鍋,爾後放入蔥白和海參先以中火翻炒至八成熟後,倒入芡汁繼續翻炒均勻直至熟透,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養胃、滋陰潤燥、補腎助陽。
【適用範圍】適宜陽痿、遺精、尿頻、貧血以及久病之後體質虛弱等症。亦非常適宜高脂血症的預防和病後調理。
【分析】海參營養豐富,且具有補血潤燥、滋陰神腎等功效。蔥白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E、鈣、鐵、磷、鉀、鎂、鋅等營養成分。另外,方中海參和蔥白都具有較好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醉水準的作用,因而本方又非常適宜高脂血症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