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虛肝火旺的症狀
二、陰虛肝火旺的治療
三、陰虛肝火旺的食療方
四、陰虛肝火旺的調理
陰虛肝火旺的症狀
1、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發熱,或骨蒸潮熱。
2、心煩,少寐,多夢,顴紅、盜汗、體溫比常人高0.5攝氏度-1攝氏度。
3、血熱, 口乾咽燥,大便幹結,尿少色黃,舌質幹紅或有裂紋,無苔或少苔,脈細數。
4、或伴有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疼痛,伴頭昏,腰酸乏力等。
陰虛肝火旺的治療
1、知柏地黃丸:該藥滋陰清熱補腎,擅長于滋陰清熱,有清降下焦相火的功用。 知柏地黃丸特別適合於少陰陰虛體質,臨床表現為咽幹口喝、多飲、頭暈眼花、耳鳴、五心煩熱、盜汗、尿多、便幹、腰膝酸軟、失眠健忘、遺精、月經不調、舌紅苔黃、脈細數等症。
2、鴨肉性平,味甘鹹,能滋陰養胃。 《本草匯》說它“滋陰除蒸”。 《隨息居飲食譜》稱它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 民間也認為鴨是最理想的陰虛肝火旺的治療的食物。
3、豬肉性平,味甘鹹,有滋陰和潤燥的作用。 清代醫家王孟英說:“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 ”《本草備要》亦載:“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澤皮膚。 ”所以也適宜陰虛體質者食用。
4、雞蛋性平,味甘,不僅能益氣養血,而且無論雞蛋白或雞蛋黃,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 雞蛋被醫學界認為是很好的蛋白質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黃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質。
5、牛奶性平,味甘,不僅營養豐富,更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的功效。 歷代醫家對牛奶的滋陰作用頗多讚譽,或稱牛奶“潤肌止渴”,“潤皮膚”,“潤大腸”,或曰“滋潤五臟”,“滋潤補液”。 凡體質屬陰虛者,宜常食之,裨益頗多。
陰虛肝火旺的食療方
1、生地黃粥:生地黃汁150毫升(或幹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 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黃汁,攪勻食用。
2、天門冬粥: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 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3、百合粥:鮮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大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調味後食用。 如無鮮百合,可用幹百合粉30克,與米同煮粥亦可。
陰虛肝火旺的調理
1、多喝檸檬水
我們都知道喝水可以説明我們加快新陳代謝速度、有效的將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這樣可以減輕肝臟的負擔。 所以每天造成起床之後可以喝一杯溫開水,可以喚醒你一整天的活力喲!可以嘗試在水中加入檸檬,檸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臟生成膽汁,有利於身體排毒。 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
2、經常做按摩
當身體處於平躺姿勢的時候,輕柔地按摩膽囊和肝臟部位,大約位於身體右側的肋骨下方。 按摩有助於促進肝臟部位的血液迴圈,進而改善全身代謝功能。
3、舒暢情志降肝火
俗話有說“大動肝火”,多形容勃然大怒的狀態。 因此我們往往認為肝火旺導致易怒,但情緒上的大起大落、暴躁易怒也容易刺激肝鬱化火,導致肝火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