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胰島素要打多久?現實中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要依靠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但胰島素使用起來沒那麼方便, 價格相對來說也比較貴, 加上一些病人擔心其“副作用”大等原因, 總想著能不打就不打, 儘快擺脫胰島素。 那麼, 胰島素要打多久呢?看看下文的解答吧。一、胰島素要打多久?
需要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 打多久要視糖尿病的類型和病情而定。 要做出判斷, 首先要進行胰島功能(即血胰島素、C肽水準)和胰島細胞自身抗體(包括谷氨酸脫羧酶抗體、酪氨酸磷酸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等)測定、精氨酸試驗,
對於由於自身免疫破壞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的胰島功能絕對缺乏的1型糖尿病, 確實需要長期胰島素治療, 這種類型多見於25歲之前發病、體型消瘦、多次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年輕糖尿病患者。 對於他們, 由於自己的胰島B細胞幾乎完全遭到損傷, 注射外源性胰島素是維持體內血糖穩定和代謝平衡的必要方法。 因此, 應堅持終身打胰島素。
對於臨床上最多見的2型糖尿病, 由於其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即體內脂肪、肌肉、肝臟等靶細胞太“懶”, 對胰島素的反應差)和或胰島素相對不足所致。
這種病人, 除了在剛發病初的強化降糖治療期和一些急性期(如感染、創傷、手術、酮症等急性併發症發生時)需要用胰島素治療外,
因為對這種病人長期注射胰島素, 不但由於抵抗起不到良好的降糖作用, 還會因為胰島素的促脂肪合成作用越打越胖而加重胰島素抵抗、需要增加胰島素劑量, 形成注射-長胖-加量-更胖-加量的惡性循環。 當然, 2型糖尿病患者遇到一些特殊情況, 如上述嚴重感染、腦卒中、心肌梗塞、外傷、手術等應激情況, 還有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併發症時, 就需要短期注射胰島素強化控制血糖,
此外, 胰島素在使用中, 要隨時調整藥量, 如糖尿病人感染、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對胰島素不敏感, 則需較多胰島素;而服用某些藥物, 如糖皮質激素、避孕藥、利尿劑、消炎痛也有可能會使注射胰島素的劑量增加。
二、糖尿病人什麼情況下可停用胰島素?
1、非1型糖尿病人
經胰島素抗體、胰島細胞抗體、谷氨酸脫羧酶抗體等檢查, 排除1型糖尿病(包括成人型和青少年型)。
2、血糖水準達標
部分口服降糖藥物失效的患者, 以及初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 經短期強化胰島素治療後解除了高糖毒性, 胰島β細胞功能獲得明顯改善, 血糖水準達標,
3、應激因素消除後
對於感染、妊娠、手術等原因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當應激因素消除後, 應逐漸停用胰島素, 改為口服藥物治療。
4、無嚴重併發症
患者一般狀態良好, 無嚴重糖尿病的急慢性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