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中血的含義有哪些

我們每個人身體中都流淌著鮮紅的血液, 心臟通過有力的搏動將新鮮的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 從而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 而在傳統的中醫理論中, 血也被賦予了其它的含義。 可以說, 血雖然不是一種有明確存在位置的器官, 但它在身體之中所起到的作用卻是任何一個器官都無法取代的。

血, 是循行于脈中的富有營養和滋潤作用的紅色液態物質, 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靈樞 ·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 是謂血。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夫脈者, 血之府也。

”血液只有在脈管中迴圈流注不息, 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理作用。 血與氣相對而言, 屬性為陰, 故又稱為“陰血”。 由於營氣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 故又有“營血”之稱。

中醫藏象學說的建立, 經歷了由實體向功能模型演化的過程, 以象測髒方法建構的臟腑概念, 已具有實體與功能模型雙重屬性。 血的概念在中醫理論中, 猶如藏象學說的形成, 也有一個由實體而功能演化的過程, 中醫學不僅通過生命現象研究了血液的功能, 同時也把人體系統的某些功能賦予血液, 使血這一概念也成為一種功能模型符號, 而非單純西醫學所論之血液。

血的作用有哪些

1、營養滋潤作用

血液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 營氣乃水穀精微中之精純部分所化生,

津液可濡潤全身, 故血液的主要功能即是營養和滋潤作用。 血液行於脈中, 循脈運行全身, 內至五臟六腑, 外達皮肉筋脈, 對全身各臟腑組織不斷地發揮著營養和滋潤作用, 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難經·二十二難》將血的這一功能概括為“血主濡之”。 血的營養滋潤作用可以從面色、兩目、肌肉、皮膚、毛髮、肢體運動等方面反映出來。 若血液充足, 營養滋潤作用正常, 則表現為面色紅潤, 視物清晰, 肌肉豐滿壯實, 肌膚、毛髮光澤, 筋骨強勁, 感覺和運動靈活。 故《素問·五臟生成》說:“肝(目)受血而能視,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攝。 ”如血液虧虛, 營養滋潤功能減弱, 除可引起臟腑組織功能減退外,
還可出現面色萎黃, 視物昏花, 唇甲色淡, 皮毛枯槁, 肌肉消瘦, 筋骨痿軟, 肢體麻木, 運動不靈活等症。 誠如《景嶽全書·雜證謨·血證》說:“是以人有此形, 惟賴此血。 故血衰則形萎, 血敗則形壞。 ”

2、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神志活動雖由心所主, 但與其他臟腑的功能也密切相關。 血液濡養著人體臟腑, 使臟腑功能強盛, 神志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 因此說血液是神志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 如《素問·八正神明論》雲:“血氣者, 人之神也, 不可不謹養。 ”人體血液充盈, 臟腑得養而功能和諧, 則精神充沛, 神志清晰, 思維敏捷, 感覺靈敏。 所謂“血脈和利, 精神乃居”(《靈樞·平人絕穀》)。 如果血液虧少, 精神失於營養, 則易出現驚悸、失眠、多夢, 甚則精神恍惚或昏迷等症狀;若血熱心神被擾,

則可見煩躁、譫語或狂亂;或瘀血阻蔽神明, 則可出現發狂、神昏等症狀。 可見血液對人體的臟腑組織和神志活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3、運載作用

血的運載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肺吸入體內的清氣與脾轉輸至肺的水穀精微, 在肺的氣化作用下, 滲注於肺脈之中, 由血液運載於全身, 以發揮其營養作用。 此即血之藏氣、寓氣和載氣的作用。 正如《讀醫隨筆·氣能生血血能載氣》所說:“血藏氣者, 氣之性情慓悍滑疾, 行而不止, 散而不聚者也。 若無以藏之, 不竟行而竟散乎?惟血之質為氣所戀, 因以血為氣之室, 而相裹結不散矣”。 彌散飄逸無定之氣, 必須依附於有形之血, 才能在體內輸布。

另一方面是臟腑組織代謝後所產生的濁氣濁物, 必須通過血液的運載才能到達於肺, 在肺中進行清濁交換, 呼出體外。 因此, 血的運載作用失常, 人身之氣的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 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 血也能夠運載傳遞體內各種資訊。

結語: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關於血的作用以及含義的簡單介紹。 通過本篇文章我們可以更加詳細的瞭解到血在身體之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也要注意養好自己的血氣, 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