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都講究健康美, 氣色好, 身體自然就好, 氣虛則體質較弱。 氣虛體質特徵多表現於, 形體消瘦或偏胖, 體倦乏力, 面色蒼白, 語聲低怯, 常自汗出, 且動則尤甚, 心悸食少, 舌淡苔白, 脈虛弱, 是其基本特徵。 若患病則諸症加重, 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 男子滑精早洩、女子白帶清稀。
調養基本原則
補氣養氣, 因肺主一身之氣, 腎藏元氣, 脾胃為“氣生化之源”, 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飲食調養
氣虛體質要緩緩補, 不要駿補。 氣虛體質的人對食物的寒熱較敏感, 宜食用性質溫和的、偏溫的具有補益作的食品, 太寒涼和過溫熱的食物都對氣虛體質的人不利, 太寒涼傷脾胃, 過辛熱易上火。
可常食補氣食物:
如粳米、糯米、小米、山藥、白扁豆、紅棗、龍眼肉、蓮子、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青魚等。
少食耗氣的食物:
如白蘿蔔、柚子、柑、金橘等。
氣虛體質養生氣虛之人體質多表現為體倦乏力, 面色蒼白, 語聲低怯, 常自汗出, 且動則尤甚, 心悸食少, 舌淡苔白, 脈虛弱, 若患病則諸症加重, 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 男子滑精早洩、女子白帶清稀。 一般舌體胖大邊有牙齒印, 舌淡苔白, 脈弱。
補氣養氣, 是調養氣虛體質的原則。 氣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人的氣血、津液、精血均來源於脾胃的生化。 飲食合理則不病或病輕;反之則多病或病重。 因此, “養生之要當以食為本”。 氣虛之體質者, 當選用一些補氣藥膳進行補養。

1、黃芪蒸全雞
材料母雞約800克, 黃芪30克, 調料少許。
方法黃芪放入雞腹內加調料後隔水蒸2小時, 分2~3次食用。
2、陳皮鴨
材料鴨1只、人參10克, 淮山藥10克。 調料少許。
方法將人參放入鴨腹內煮熟後, 加入調料, 再加入淮山藥煮15分鐘即可, 分2~4次食用。

3、薏仁紅棗粥
材料薏仁20克, 紅棗20枚, 小米100克, 大米100克。
方法將薏仁, 小米, 大米加水煮熟時, 加入紅棗熬成稠粥時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