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有黃疸怎麼辦?很多人對黃疸都不是很瞭解, 不知道怎麼治療黃疸。 想要安全有效的治療黃疸, 我們可以選擇中醫療法, 中醫治療黃疸非常有效,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黃疸的治療方法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陽黃
濕熱內蘊:目黃身黃, 色澤鮮明, 或見發熱, 口渴, 心中懊憂, 身倦無力, 脘腹脹滿, 食少納呆, 厭惡油膩, 噁心嘔吐, 小溲深黃或短赤, 大便秘結, 舌苔黃膩, 脈滑數。
熱毒熾盛:身目深黃, 色澤鮮明, 發病急驟, 黃疸迅速加深, 壯熱, 心煩不寧, 或神昏譫語, 鼻衄便血, 肌膚斑疹, 口渴喜冷飲, 腹脹脅痛, 舌質紅絳苔黃燥,
膽道阻滯:身目俱黃, 出現較快, 寒熱往來, 右脅絞痛牽引至肩背, 噁心嘔吐, 口苦咽幹, 厭惡油膩, 小便深黃, 大便灰白, 舌紅苔黃膩, 脈弦數。
寒濕內阻:身目俱黃, 色澤晦暗如煙熏, 畏寒肢冷, 神疲乏力, 脘悶或腹脹, 納呆, 便溏, 口淡不渴, 小溲不利。 舌淡胖大苔白膩, 脈濡緩。
瘀血停滯:身目色黃而晦暗, 脅下症積脹痛, 拒按, 或有腹水, 腹壁青筋暴露, 頸胸部位出現紅絲血縷, 大便黑, 舌質隱青或舌淡有瘀斑, 脈弦澀。
脾虛血虧:肌膚發黃無光澤, 神疲乏力, 心悸失眠, 頭暈, 爪甲不榮, 舌質淡, 脈濡細醫學。
陰黃
寒濕阻遏:身目俱黃, 黃色晦暗, 脘悶腹脹, 食欲減退, 大便溏薄, 神疲畏寒, 苔白膩, 質淡體胖, 脈沉細而遲。
肝鬱血瘀:身目發黃而晦暗,
脾虛血虧:證候;面目及肌膚發黃, 黃色較淡, 小便黃, 肢軟乏力, 心悸氣短, 納呆便溏, 舌淡苔薄, 脈濡細。
急黃
熱毒熾盛:黃疸急起, 迅即加深, 高熱煩渴, 嘔吐頻作, 脘腹滿脹, 疼痛拒按, 大便秘結, 小便黃赤, 煩躁不安, 苔黃糙, 舌邊尖紅, 捫之幹, 脈弦數或洪大。
熱毒內陷:起病急驟, 變化迅速, 身黃如金, 高熱尿閉, 衄血便血, 皮下斑疹, 或躁動不安, 甚則狂亂、抽搐, 或神情恍惚, 甚則神昏譫語, 舌苔穢濁, 質紅絳, 脈弦細而數。
濕熱黃疸, 祛濕退黃
治療黃疸的方法很多, 主要對策是保肝護肝, 以恢復肝臟膽紅素的處理轉化功能。 肝臟病變大多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成年人的黃疸大多數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 如近期有飲食不潔史, 到街上吃羊肉串、攤上吃飯等、都容易感染甲肝。 會逐漸出現惡寒發熱, 噁心嘔吐腹脹肋痛, 食欲不振, 厭油膩, 全身乏力, 目黃尿黃等症狀。 多屬於急性黃疸性肝炎。 西醫迄今對病毒性肝炎尚缺乏特效治療, 一般採用臥床休息及對症治療, 待症狀明顯好轉後逐漸增加活動量。 飲食方面, 根據患者的食欲情況, 以清淡、富於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宜。 輕度黃疸中醫可用茵陳30g, 竹葉10g, 燈心草10g, 沸水沖泡代茶飲。 較重黃疸可服用湯藥:茵陳50g,
診斷黃疸型肝炎並不困難, 但不一定有黃疸就是肝炎。 其實引起黃疸的原因十分複雜, 黃疽井不是肝炎的“專利”。 例如, 新生兒會有黃疽, 但大部分屬於生理性的, 出生後第3天出現, 也有2-5天出現的持續2-3天自然消失, 超過一周的可服用中藥茵陳15黃芩gg.大黃3g.甘草15g。 水煎服.每日2次, 每次50。 一般服l-2劑可見效。 若新生兒膽紅素濃度過高, 持續時間過長, 那就屬於異常情況, 要麼是肝臟不能有效地轉化膽紅素, 要麼就是先天性膽道畸型等,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妊娠婦女若出現黃疸, 可由妊娠中毒引起, 也可以是妊娠特發性黃疸。 可以服用中藥經驗方:茵陳509,
結語:看到這裡, 大家對中醫治療黃疸的方法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認識, 黃疸並不可怕, 我們只要用對方法, 就能很好的治療黃疸。 除了中醫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 保養好我們的身體, 祝大家都擁有好的身體, 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