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刺手與押手如何操做

一般針刺時, 進針不是單靠右手, 大都是左右兩手協作, 即分為刺手與押手。 右手持針稱為刺手, 左手按壓穴位稱為押手。 臨床施術時, 用左手按壓穴位局部, 右手持針稍加用力, 使針尖迅速刺入皮膚, 即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 以無名指抵住針身, 使著力點集中在針尖上, 進、退、撚、轉, 保持針身挺直、可減輕針刺時的疼痛。 拇指與食中二指一前一後地交替運動, 即形成針體左右撚轉的動作。 撚轉的角度不可過大, 這樣才能將針順利進入。

運用押手的作用, 可以固定穴位, 使進針時不致移位;可以幫助進針時針身不致彎曲,

使針進入順利;可以減少進針時的疼痛;可以加強針刺作用, 提高治療效果。

臨床常用的押手法有下列五種:

1、指切押手法也稱為爪切押手。 操作時以左手拇指甲切壓於穴位上, 右手所持的針即緊傍指甲緣處刺入皮膚。 此法多用於短針進針, 在臨床上應用較廣。

2、拇食指押手法此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挾持針下端, 將針尖固定在所刺穴位的皮膚表面, 右手持針柄, 使針體垂直刺入皮膚, 在右手用力下壓時, 左手拇食二指同時用力, 協助將針剌入。 適用於長針進針。

3、駢指押手法用左手五指相駢, 平伸手掌置於穴位上, 右手持針, 使鐘尖在食、中二指指縫中刺入。 進針時左手食中二指挾持針身, 保持針體垂直,

進針順利。 此法多用在俞穴位于皮肉較深厚之處, 或用長針時採用。

4、舒張押手法以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 將俞穴上的皮膚向兩側撐開, 使之繃緊以利於針刺。 此法多用在皮膚鬆弛的腹部, 及皮膚皺癟的老人。

5、挾持押手法以左手拇食二指、將穴位處的肌肉捏起, 右手將針刺進捏起的穴位。 這種方法多用於頭面部的俞穴, 及橫刺進針時應用。

除以上押手進針方法之外, 還有單手刺法和管針進針法。 單手刺法即以右手拇食二指捏住距針尖約5分處, 迅速刺入選好的穴位。 此法多用於肌肉較厚部位。 管針進針法選用平柄針, 即用一個比針短三分左右的管, 套在針上, 放在應蒯穴位的表皮, 用左手挾住針管, 以右手食指或中指輕輕彈壓針柄,

使針尖迅速刺入皮下, 然後再將針管拿下, 右手持針隨之下刺。 此法適用于初學者, 便於取穴準確, 並可減少疼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