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又稱志賀菌病, 是由志賀菌屬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性腹瀉。
典型的急性細菌性痢疾的主要特徵是起病急, 發熱、腹痛、膿血便, 並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狀。 腹瀉呈1日10多次或更多。 重症患者伴有驚厥、頭痛、全身肌肉酸痛, 也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非典型的急性細菌性痢疾以嬰兒多見。 多無全身中毒症狀, 不發熱或低熱。 腹痛較輕, 腹瀉呈一日3-5次。 糞便成水樣或稀糊狀, 含少量粘液, 但無膿血。 左下腹可有壓痛。 食欲減退, 並有噁心、嘔吐。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發展快, 體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 小兒患者早期出現煩躁、慌恐和驚厥等。
慢性細菌性痢疾可為急性細菌性痢疾治療不徹底, 或遷延未愈, 或開始症狀較輕而逐漸發展起來, 且病情遷延達兩個月以上者。
個人衛生方面, 喝開水不喝生水, 最好使用壓水井水, 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飯前便後要洗手, 不要隨地大便;吃熟食不吃涼拌菜, 剩飯菜要加熱後吃;做到生熟分開, 防止蒼蠅叮爬食物;最好不要參加大型聚餐活動, 如婚喪娶嫁等;得病後要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