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瘧疾的病原學檢查怎樣

瘧疾病原學檢查:從患者周圍血液中檢出瘧原蟲, 是瘧疾確診的依據。 應用間接免疫螢光法檢測特異性瘧原蟲抗體, 已在流行病學調查中使用。 近年來發展的新方法, 如用單克隆抗體檢測病人血中的瘧原蟲抗原, DNA探針檢測瘧原蟲的核酸, 或PCR法擴增少量瘧原蟲的DNA, 以提高檢出率等均取得一定的成績。

輔助檢查

一般從受檢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膜塗片, 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後鏡檢, 應在發作開始(惡性瘧)或發作後數小時至10小時(間日瘧、三日瘧)采血。 惡性瘧初發時只能查到環狀體,

而配子體在周圍血液中出現時間則在查到環狀體之後10天左右。 除重症病人外, 一般在周圍血液中難查到惡性瘧的滋養體和裂殖體。 薄血膜塗片經染色後原蟲形態結構完整, 清晰, 可辯認原蟲的種類和各發育階段的形態特徵, 適用於臨床診斷, 但蟲數較少容易漏檢。 厚血膜塗片在處理過程中原蟲皺縮, 變形, 而且紅細胞已經溶解, 鑒別有困難, 但原蟲較集中, 易被發現, 熟識其形態特徵後可提高檢出率, 常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