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洪式太極拳實用拳法1一40招拳譜

養生之道網:

太極拳是老人養生不可不學的武術, 那麼洪式太極拳實用拳法拳譜您瞭解嗎?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洪式太極拳實用拳法拳譜1到40招, 供參考。

1、金剛搗碓

搗碓著法變無窮, 掤采擠按學用精。 馬弓盤虛步十變, 順逆纏絲如游龍。

2、攬擦衣

攬擦衣先右下掤, 右采左按進靠攻。 隨勢肘按螺旋擠, 體鬆氣順神要凝。

3、六封四閉

六封四閉捋采變, 順勢左捋塌外碾。 上引下松隨敵意, 跟步雙按閉中封。

4、單鞭

單鞭一勢最為雄, 一字長蛇互西東。 右擠左化左步靠, 肘打按擠法更巧。

5、左轉身金剛搗碓

左轉搗碓先引掤,

轉身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無形, 抱捶震腳勢沉雄。

6、白鵝亮翅

鵝性兇狠面文靜, 左手下按步含攻。 退步右采拴身靠, 眼光四射顧盼定。

7、摟膝拗步

摟膝拗步右引掤, 左步斜進捋擠成。 敞開大門隨意使, 六封四閉虛要靈。

8、初收

初收轉圈自然好, 退步掤法進為要。 收回原為老勢名, 拳家更名盡玄妙。

9、斜行拗步

斜行化拿左腳踹, 進步平挒轉身采。 右轉掤法無窮變, 三進左肩側身靠。

10、再收

此勢轉圈皆倒轉, 太極拳法貴善變。 進擠退捋著中法, 左腳收回腰下塌。

11、前堂拗步

前堂先引雙擠胸, 再進平挒三肘封。 踏雪無痕前堂進, 先左後右步分清。

12、演手紅捶

演手紅拳練手捶, 左引右擊見紅拳。 前發後塌勁要松, 發勁都在手捶中。

13、右轉身金剛搗碓

右轉搗碓右轉掤, 轉身右采小而靈。 右手右腳同收轉, 挒中帶掃著法精。

14、庇身捶

庇身捶勢右下擠, 手合步開右靠成。 因敵變化連環肘, 左引右撥腰襠功。

15、背折靠

左轉掤法松要圓, 右轉變法腰中纏。 左引松沉發背靠, 驚抖一拳喪敵膽。

16、下演手紅拳

演練手捶方向變, 手轉互變有高見。 右轉肘擠鐵門拴, 突轉一捶襠中現。

17、雙推手

轉身左捋上步掤, 以身雙推步要輕。 掤采捋按雙推手, 松圓旋轉如蛟龍。

18、三換掌

掌法三換活樁功, 拴手擒拿變換中。 靜如秋月三味掌, 動若蛟龍似旋風。

19、肘底看捶

肘底看捶守門戶, 承上啟下似流水。 屈身自處靜待來, 有真無假形象古。

20、倒卷紅

退中有進著法精, 采挒肘靠退行中。 擊前顧後皆倒使, 兩手更迭轉無聲。

21、白鵝亮翅

倒卷紅下接白鵝, 捋變右采變化多。 敞開門戶伏左腳, 左手按下碧清波。

22、摟膝拗步

摟膝拗步右引掤, 左步斜進捋擠成。 敞開大門隨意使, 六封四閉虛要靈。

23、閃通背

內通背先左退捋, 轉身左捋因敵用。 右轉拗步進左腳, 右擠再轉采靠成。

24、演手紅捶

舉足進步撩陰捶, 拳力如風又如雷。 問意緣何進一步, 為因上勢伏下捶。

25、攬擦衣

演手捶下攬擦衣, 退進步法手轉奇。 空松圓活只一轉, 挨著何處何處擊。

26、單鞭

第二單鞭莫等閒, 勢雖重複接手變。 鎖拿刁扣背折靠, 左轉著法立勢高。

27、上雲手

雲手左進靠肘采, 奇步橫行往復來。 左步移大右步小, 雙手旋轉形古雅。

28、高探馬

高探馬先左轉掤, 左右開合練襠功。 右發勁如拗攔肘, 左肘背折引化精。

29、右插腳

左捋引化右腳踢, 不在頜下即襠中。 一粘即踢神速妙, 踢者須知隨中找。

30、左插腳

右腳踢罷勢不停, 上步抄手似旋風。 指上打下拳中訣, 插進襠中方有用。

31、蹬一根(又名中單鞭)

身法松圓正無偏, 雙拳翻轉左腳懸。 提膝蹬足隨敵使, 手足齊放中單鞭。

32、擊地捶

擊地捶勢奔前堂, 連三趕步不容讓。 鬥打捶擊手抓襠, 靜聽耳後應八方。

33、二起腳(一名踢二起)

左引右擊踢二起, 虛虛實實隨敵使。 不是平日空中躍, 何來左右連環踢。

34、護心拳

護心拳先斜退掤, 右進靠肘平挒成。 兩手護心無限意, 雙目如電似獸頭。

35、旋風腳(一名踢一腳)

雙手擰轉右腳掃, 十字手法護腿進。 踢一腳下旋風腿, 旋轉變化右轉身。

36、蹬一根

旋風腳下蹬一根, 四面八方任人侵。 隨身依人蹬足使,

就是神仙也斷魂。

37、演手紅拳

蹬一根下演手捶, 來脈轉關膝上回。 引手擒拴震右足, 火焰鑽心追人魂。

38、小擒打(一名小擒拿)

小擒打先沉右肘, 右腳轉進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 左腳再進擠按成。

39、抱頭推山

抱頭推山右倒掤, 右轉靠肘變化中。 左手掩面柔無骨, 鎖扣雙推山欲崩。

40、三換掌

掌法三換活樁功, 拴手擒拿變換中。 靜如秋月三味掌, 動若蛟龍似旋風。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洪式太極拳實用拳法1到40招拳譜。

養生之道網:

少林螳螂拳是動作敏捷、靈活多變的少林正宗拳法之一。 少林螳螂拳40招圖解更是練拳之人必修功課。 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螳螂拳40招圖解, 供參考。

少林螳螂拳有哪些流派?

少林螳螂拳是少林寺正宗拳法之一, 屬於象形拳,講究臂肘出擊靈活,變化多端,動作敏捷,剛柔相間。其主要流派如下:

1、太極螳螂拳

以《亂接》練手稍之勁,以《崩補》練身法之變化,以《八肘》為母演勁法之變化,更以《摘要》為綱,演全身之變化。

內功有《三回九轉羅漢功》築《神仙起居法》、《易筋經》、《太上養生法》、《十二動功》。

器械有《老子鴻門文武劍》、《十八槍》、《太極玉環刀》、《掠水棒》等。

2、梅花螳螂拳

講究出手成撮,招招相連,一招三變,以活為上,迂回為主。魚鱗步靈活變化,恰似朵朵梅花。勁法上講究順勁、巧勁、柔勁。套路有翻車、蹦步、攔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傳技、摘要等。

3、六合螳螂拳(又名馬猴螳螂)

動作、勁法更傾向於柔,強調以“意變”導“形變”,意會身隨,以人之勁為勁,引進落空,要求活似機輪,圓似鋼球,上下相隨,內外合一。

勁力分剛、柔、 明、暗、 滑五勁。

套路主要有短錘、雙封、鐵刺、藏花、仙手奔、照面燈、截手圈以及六合摘要、九十三手等。

少林螳螂拳40招圖解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少林螳螂拳40招圖解。

養生之道網:

拳擊是一項很有意思的運動,可以健身,增強免疫力。那麼拳擊技術技巧大全,您知道多少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拳擊技術技巧大全。

1、掌握拳擊技術

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上下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攻擊技術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鉤拳、右上鉤拳、右交叉拳,除此之外還有組合拳如1-2連擊組合拳套路。非運動競技型拳擊還包括了正蹬、側蹬、前蹬、後蹬、前踢、後踢、正踢、側踢、蹬踢、掃踢、大象掃鼻(前旋踢)、鱷魚擺尾(後旋踢)高掃腿、中掃腿、低掃腿、正踹踢、側揣踢、鏟踢、前旋踢、後旋踢等(包括不分左腿與右腿的三連踢的高掃腿、中掃腿及低掃腿,低掃腿緊接中掃腿的一二組合)。

2、正確站立姿勢

首先面對對方,相隔半步,雙臂自然下垂站穩。面向對方,左腳向前出35-45釐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和習慣來確定距離,一般使自己感到舒適為好。

右腳與左腳呈45度角,為了減少一點幅度,右腳跟往右側開一點,左右分開的距離為20-30釐米。這樣的站法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外來打擊時,身體保持平衡。假如站成一條橫線,受不住從前方來的直拳,容易後倒。站成一條堅線,容易橫倒對攻防兩方面都不利。

後腳跟抬起5釐米左右,把自己的體重均勻的落到前後腳趾骨基節部位。前腿的膝關節微屈,同時,後腳也跟著前腳微屈膝重心放置在兩腿之間,身體不論處於靜止還是移動狀態,重心投影均不得越出兩足以及兩足間的支撐面。

3、正確握拳出擊

拳是拳擊手的唯一武器。拳擊手的打擊之所以有很大的破壞力,不是因為拳頭硬,而是因為它有很大的速度和力量。正確的握拳法是打出有力拳的第一步。

食指和中指、小指和無名指併攏內屈,拇指放在中指和食指的上面,拳頭稍內扣,拳峰朝著對方。握拳不要大用勁。否則,臂肌會很快疲勞,拳速也會降低。但是在拳擊對方的要害部位前一刹那,要用力握拳。

4、拳擊發力部位

應該用拳的什麼部位來打擊對方呢?

從食指到小指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成為一個平面,這個部位叫做指關節部位。指關節部位的中心在中指和食指之間要用這個關節中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拳峰”,來打擊對方的要害。

5、選擇進攻時機

對方防守上有破綻時,對方情緒鬆懈時,對方身體失去平衡時,對方身體正在移動時,對方出拳擊空時

,對方出拳收回時,對方走進邊繩或台角時,對方一陣猛攻剛結束時,對方受到重擊時,對方回合快要結束時。

6、警惕暴露部位

有的在雙方接觸前尚能保持正確的預備姿勢,可一接觸一緊張就步法淩亂,如果把整個身體的正面暴露無餘,這樣就很容易挨打的。所以,在平時訓練時,應多加注意,不要暴露自己的弱點和容易受攻擊的部位。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最基本的拳擊技術技巧,供參考。

屬於象形拳,講究臂肘出擊靈活,變化多端,動作敏捷,剛柔相間。其主要流派如下:

1、太極螳螂拳

以《亂接》練手稍之勁,以《崩補》練身法之變化,以《八肘》為母演勁法之變化,更以《摘要》為綱,演全身之變化。

內功有《三回九轉羅漢功》築《神仙起居法》、《易筋經》、《太上養生法》、《十二動功》。

器械有《老子鴻門文武劍》、《十八槍》、《太極玉環刀》、《掠水棒》等。

2、梅花螳螂拳

講究出手成撮,招招相連,一招三變,以活為上,迂回為主。魚鱗步靈活變化,恰似朵朵梅花。勁法上講究順勁、巧勁、柔勁。套路有翻車、蹦步、攔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傳技、摘要等。

3、六合螳螂拳(又名馬猴螳螂)

動作、勁法更傾向於柔,強調以“意變”導“形變”,意會身隨,以人之勁為勁,引進落空,要求活似機輪,圓似鋼球,上下相隨,內外合一。

勁力分剛、柔、 明、暗、 滑五勁。

套路主要有短錘、雙封、鐵刺、藏花、仙手奔、照面燈、截手圈以及六合摘要、九十三手等。

少林螳螂拳40招圖解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少林螳螂拳40招圖解。

養生之道網:

拳擊是一項很有意思的運動,可以健身,增強免疫力。那麼拳擊技術技巧大全,您知道多少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拳擊技術技巧大全。

1、掌握拳擊技術

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上下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攻擊技術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鉤拳、右上鉤拳、右交叉拳,除此之外還有組合拳如1-2連擊組合拳套路。非運動競技型拳擊還包括了正蹬、側蹬、前蹬、後蹬、前踢、後踢、正踢、側踢、蹬踢、掃踢、大象掃鼻(前旋踢)、鱷魚擺尾(後旋踢)高掃腿、中掃腿、低掃腿、正踹踢、側揣踢、鏟踢、前旋踢、後旋踢等(包括不分左腿與右腿的三連踢的高掃腿、中掃腿及低掃腿,低掃腿緊接中掃腿的一二組合)。

2、正確站立姿勢

首先面對對方,相隔半步,雙臂自然下垂站穩。面向對方,左腳向前出35-45釐米。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和習慣來確定距離,一般使自己感到舒適為好。

右腳與左腳呈45度角,為了減少一點幅度,右腳跟往右側開一點,左右分開的距離為20-30釐米。這樣的站法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外來打擊時,身體保持平衡。假如站成一條橫線,受不住從前方來的直拳,容易後倒。站成一條堅線,容易橫倒對攻防兩方面都不利。

後腳跟抬起5釐米左右,把自己的體重均勻的落到前後腳趾骨基節部位。前腿的膝關節微屈,同時,後腳也跟著前腳微屈膝重心放置在兩腿之間,身體不論處於靜止還是移動狀態,重心投影均不得越出兩足以及兩足間的支撐面。

3、正確握拳出擊

拳是拳擊手的唯一武器。拳擊手的打擊之所以有很大的破壞力,不是因為拳頭硬,而是因為它有很大的速度和力量。正確的握拳法是打出有力拳的第一步。

食指和中指、小指和無名指併攏內屈,拇指放在中指和食指的上面,拳頭稍內扣,拳峰朝著對方。握拳不要大用勁。否則,臂肌會很快疲勞,拳速也會降低。但是在拳擊對方的要害部位前一刹那,要用力握拳。

4、拳擊發力部位

應該用拳的什麼部位來打擊對方呢?

從食指到小指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成為一個平面,這個部位叫做指關節部位。指關節部位的中心在中指和食指之間要用這個關節中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拳峰”,來打擊對方的要害。

5、選擇進攻時機

對方防守上有破綻時,對方情緒鬆懈時,對方身體失去平衡時,對方身體正在移動時,對方出拳擊空時

,對方出拳收回時,對方走進邊繩或台角時,對方一陣猛攻剛結束時,對方受到重擊時,對方回合快要結束時。

6、警惕暴露部位

有的在雙方接觸前尚能保持正確的預備姿勢,可一接觸一緊張就步法淩亂,如果把整個身體的正面暴露無餘,這樣就很容易挨打的。所以,在平時訓練時,應多加注意,不要暴露自己的弱點和容易受攻擊的部位。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最基本的拳擊技術技巧,供參考。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