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傳統快架與慢架

目前在楊式太極拳技擊中, 流傳最廣的就是它的“慢架”, 其實在之前, 也有“快架”, 只是知道的人比較少, 現在小編就以楊式太極拳傳統快架與慢架的區別來為大家做講解, 希望大家可以進一步理解楊式太極拳技擊。

根據小編的經驗, 可將楊式太極拳傳統快架與慢架的區別分為九種。

一、浦漢健先生在《太極散手闡秘》一文中說:“太極散手之秘在於‘用勢法打人’!”這句話說得較實在。

拳架中的一個拳式由若干拳勢組成, 如“攬雀尾” 這個拳式由“掤、捋、擠、按、”四個拳勢組成, 拳勢體現了拳式動作的虛實轉換、剛柔相濟、技擊和養生的變化等等。

傳統快架的練速(練一趟快架3至5分鐘)相比傳統慢架(練一趟慢架25至40分鐘)是快得多, 所以拳勢變化要認得准(起始、轉換、終點), 要反應快, 才能符合技擊的要求。

由此可見, 快架在技擊中是比較實用的。

二、傳統快架放鬆練拳的要求比傳統慢架相對高些, 由於盤架速度較快, 所以不易松練到位。 楊少侯先生說的“松彈抖炸”, 如肢體松不好, 手、腳就彈不出去, 何來楊少侯先生說的“發勁冷脆為快如放箭”?皮、肉、筋、骨松不好, 身體就沒有雄獅抖擻的氣勢;身勢內外松不好, 擊打之勁就沒有爆炸的威力。

三、傳統快架的虛實變化配合與傳統慢架相比, 不易掌握。 特別是腿的虛實轉變, 慢練有較長的調整時間,

可以體會得比較清楚。

楊少侯先生說:“快架宜步樁合一, 要求是勢中有樁, 樁中含勢, 身形肢體要靈活, 不僵滯, 不紮樁, 實腿能走, 虛腿能抬, 虛腳亦能踢。 ”還說:“剛柔相濟, 虛實變換……變換陰陽, 移精變氣……”快練則調整時間較短, 如肢體之松和頭腦意念跟不上, 那是達不到要求的。

這種快架有助於提高練習者動作的敏捷性, 但是需要多花點時間練習。

四、傳統快架動作和呼吸的配合與傳統慢架相比, 修煉難度大些。 我老師說:“練得較好的傳統快架在緊湊中不失開展, 在活潑中不失穩重, 在輕靈中不失松沉, 在快速中不失連圓, 整套勢式到位的一氣呵成約需三至五分鐘, 如練後閒庭信步, 不喘粗氣方顯太極的內家功夫。 ”這等功夫還真的不好練啊!

太極內家拳法, 動作與呼吸吐納導引相結合, 是一項良好的有氧運動。 若打完快架以後氣喘吁吁, 說明動作與呼吸配合欠佳, 未能內外合一, 這不是一年半載的修煉功夫。

五、練傳統快架的精神相比練傳統慢架的精神, 更要集中一些。 練拳速度較快了, 加上動作變化又較頻, 精神就更要始終保持高度集中, 心靜、神斂、氣聚、勁整就更為講究。

精神集中後, 心裡安定和頭腦寧靜才能提高應變能力。 在實戰中, 如精神上跟不上動作的節奏, 未能保證注意力一直在觀察周圍的變化, 必然導致失利。 拳諺:盤拳時無人似有人, 說的就是要在盤拳時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精神, 不要使精神與肢體骨肉分離。

六、在練前的熱身基本功對於傳統快架來說,

作用較大;而對於傳統慢架來說, 相比之下的作用不是較大。 因為傳統快架的練速較快, 動作的虛實變化較頻, 多是擊打的勁道, 有站在地面上的指戳、掌劈、拳打、肘擊、肩靠、腳踢動作, 亦有縱身一躍而離地的腳擊動作。

所以, 每當練習快架之前, 先應做些熱身基本功, 武術上有句話說:“下場不蹓腿,到老冒失鬼”。 伸筋拔骨, 拉長四肢, 鬆開筋骨關節, 協調筋骨與皮肉的配合, 有利於血氣和順, 提高練拳的舒適度, 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 如無這些準備活動, 還真的是容易練傷筋骨(意與松未能合一時, 經驗表明肘關節、膝關節因拉得太開而較易受傷)呢!

七、傳統快架的綜合要求比傳統慢架相比高些, 主要體現在“養”和“傷”的問題。

楊少侯先生說:“手急足輕, 手到腰到, 氣要中定, 勢要騰挪……外有手眼身步, 內有氣勁意神……”所以說在這等綜合要求之下, 快架練歪了的“傷”要比慢架來得重些。 拳諺雲:練拳不懂養, 百練功不長。 既要明理會練, 又要得法懂養。

太極拳前輩指出:放鬆練為養, 緊張練會傷;用意練為養, 用力練會傷;中和大方練為養, 心存打人念會傷;斂神聚氣練為養, 片面發勁跑氣會傷;練拳似休息為養, 疲勞身心練會傷;練拳似行氣為養, 努氣練會傷;推手善柔化松放者為養, 頂力相抗不善運化者會傷。

所以在練習快架中, 多點體悟“松空圓活”和“道法自然”, 通過盤坐靜養精氣神, 是有好處的。

八、這套傳統快架中有震腳配合上肢發勁的動作, 震腳也存在著“用意不用力”的問題,不用拙力是震腳的原則。震腳之足為虛,立腳之足為實,在震腳時還應避免足跟落地。

震腳之勢並非用勁向腳下發力,而是借震腳穩定此前運化中的動勢,有助自身中定並兼有加強全身開合之勢;再有說震腳是形似斷而意不斷的剛勁,不震腳是柔勁,震腳與不震腳只是意念引導下的動作而已。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在意氣未通、內勁未整時,只是為了好看而刻意震腳,則卻有可能練傷身體有關部位。

初學者在練震腳之勢時,有點意思就行了。把太極拳功夫練好了,震腳之寸勁似棉裡藏針,用於踩擊對方腳面骨。

九、學練拳架的順序是先練好慢架,然後再練快架,如沒有相當的慢架基礎就學練快架,轉換跟不上,亦練不出快架的功夫。缺少太極內涵(比如松肩、垂肘、含胸、拔背、尾閭中正、神貫頂、氣沉丹田、分虛實等)的快架不是內家拳的東西,而是近似外家拳的東西,或練成太極操了。

震腳也存在著“用意不用力”的問題,不用拙力是震腳的原則。震腳之足為虛,立腳之足為實,在震腳時還應避免足跟落地。

震腳之勢並非用勁向腳下發力,而是借震腳穩定此前運化中的動勢,有助自身中定並兼有加強全身開合之勢;再有說震腳是形似斷而意不斷的剛勁,不震腳是柔勁,震腳與不震腳只是意念引導下的動作而已。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在意氣未通、內勁未整時,只是為了好看而刻意震腳,則卻有可能練傷身體有關部位。

初學者在練震腳之勢時,有點意思就行了。把太極拳功夫練好了,震腳之寸勁似棉裡藏針,用於踩擊對方腳面骨。

九、學練拳架的順序是先練好慢架,然後再練快架,如沒有相當的慢架基礎就學練快架,轉換跟不上,亦練不出快架的功夫。缺少太極內涵(比如松肩、垂肘、含胸、拔背、尾閭中正、神貫頂、氣沉丹田、分虛實等)的快架不是內家拳的東西,而是近似外家拳的東西,或練成太極操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