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式太極拳 淺談楊式太極拳起勢的練法

學習楊式太極拳, 首先要學會楊式太極拳當中的“起勢”, 今天小編就以楊式太極拳“起勢”的練法為大家做講解, 希望大家可以耐心閱讀, 相信會對大家的楊式太極拳學習有所幫助, 並在後續的實踐中可以得到運用和提高。

在太極拳練習中我們不能小看“起勢”的作用, 須知以小見大。

教我練拳二十載的恩師林墨根先生說:“不要小看‘起勢’動作簡單, 其要領貫穿於整套拳架大松大柔之中。 ”

有練家喻“起勢”乃太極拳架之母, 確實言之有理。

所以, 我們一定要重視“起勢”的作用, 從而也要重視“起勢”的練法。

在練此勢兩手臂未舉之前,

應檢查一下預備式是否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會穴、會陰穴、湧泉穴對應成一直線)、全身放鬆(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勞宮穴、湧泉穴尤為重要)、頭頸豎直鬆開上領、下頜略向後收, 兩眼向前平視, 靜心平氣, 含胸拔背, 然後準備做起勢動作。

虛心實腹, 松肩垂肘沉下腳, 大腳趾和二腳趾慢慢抓地, 提肛收腹吸氣(提肛收腹是內收, 是收到命門穴上, 不是收到胸肺部位), 雙手自然舉起, 手指朝前伸, 中指端意念上領。

從梢節一沾而起, 中節相隨, 根節相催, 雙手之距稍寬於肩。 雙手上升時, 手為陽, 肩為陰, 肩胛骨自然下落, 同時膝蓋伸直。

在此之前, 要讓自己的身體保持放鬆狀態。

此時手隨勢而起, 人的重心在腳尖。 待雙臂向前輕輕抬起距肩胛的三分之二高度時,

改為呼氣, 繼續把雙臂抬起舉至略高於肩, 同時鬆開腳尖, 重心移在腳跟, 有白海底上拔之意。

雙手指上領一下, 腳趾再次抓地, 再次提肛收腹吸氣。 雙手小臂自然環狀收回。 手掌心好像降落傘那樣準備落下來。

雙手下落時, 手為陰, 肩為陽, 肩胛骨自然上升, 同時膝微屈, 腳趾鬆開, 胸部放鬆, 緩慢呼氣, 把手肩忘掉, 雙手慢勻下落。 意念泉水從胸流至腹, 腹放鬆。

當雙手落至丹田橫向位置時, 雙掌向左右外側分開吸氣, 然後當兩掌按至胯前再往下落, 緩慢呼氣。

意念水流至火腿, 大腿放鬆;流至膝蓋, 膝蓋放鬆, 此時雙手應垂肘。

流至小腿, 小腿放鬆;流至踝關節, 踝關節放鬆。

此時雙手應塌腕,

腕指不要跑氣, 氣固在手掌之中的勞宮穴。 流到腳背放鬆手腕, 流到腳趾放鬆手指, 一直松至腳心中湧泉穴。

手隨勢而沉, 人的重心松壘腳掌湧泉穴後, 依靠尾閭的收起擺正, 命門穴要儘量飽滿, 意氣白天人地, 從湧泉穴到百會穴上下一氣貫通。

為了提高練習起勢的興趣與驗證體悟的品質, 不妨按以下所述去增加點感性認識。

一是叫拳友站在自己背後, 他用雙手之掌心分別輕摸自己左右肩胛上(鎖骨與肩關節交匯處), 看看做起勢雙手上升時, 肩胛是否自然下落;而雙手下落時, 肩胛又是否自然上升。

二是叫拳友在自己做起勢雙手垂下之時, 張開左右手之拇指與食指, 分別用虎口處按住自己左右手臂的中部或下部(按下部比中部受力大,

視功力深淺而定), 用不大的硬力往自己身後推去。

自己接住對方來力後, 按起勢要領松至腳底湧泉穴, 同時松至手指, 雙手緩慢舉起上升, 當升至一定高度時, 手臂勁自然使劉方站立不穩或後跌。

若自己被對方按後雙手之臂舉不起來, 則說明自己上未松至勞宮穴, 下未松至湧泉穴, 所以未有勁自腳底出入的體悟, 需要細心思悟內松外柔和意氣貫穿的拳理拳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