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 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成為孤單的個體。 在家和父母相處, 有親情;在學校與同學相處, 有友情。 親情和友情, 滿足著他們不同方面的感情需求, 伴隨著他我們度過快樂美好的青春期。 怎樣才能獲得友情——朋友之情呢?
第一, 要以誠相待。
誠懇是友情的潤滑劑, 是朋友間的粘合劑。 誠懇能帶來朋友間心理的共鳴、精神的寄託、思想的交融。 以誠待人的人, 他周圍總聚著一大堆朋友, 他給人以安全感、愉悅感和信賴感。 用心去換心, 彼此才能心心相印, 成為摯友。 虛假、做作的人,
第二, 要厚友薄己。
日常生活中, 把榮譽、享受和好事讓給別人, 把困難、包袱、責任留給自己的人, 總會得到許多朋友。 同樣, 對別人的缺點與不足之處, 應當善意地指出、批評, 但如果不是原則問題, 也應寬容、包涵。 而對自己的缺點、錯誤、別人指出或批評時, 則應虛心接受, 誠心改正。
第三, 要注意言行舉止的文明禮貌。
有的同學行為粗魯, 或滿口髒話, 有的動不動就高聲嚷嚷, 或者慣於發號施令, 還有的說話油腔滑調, 更有的著裝奇特怪異。 這類青少年, 不但同學不願接近, 就是同學的家長見了, 也會感到厭倦而拒絕讓自己的孩子與他們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