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腹瀉飲食忌豆類食物 防治小兒腹瀉要注意什麼

小兒腹瀉為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顯微鏡下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 也就是一種病毒性腸炎, 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 所以人們常稱作秋季腹瀉或輪狀病毒性腸炎。 下面我們看看, 小兒腹瀉飲食的五大忌。

小兒腹瀉飲食五大忌

1、忌牛奶、優酪乳

專家表示, 優酪乳、牛奶是產氣食物, 進食以後會導致腸道內脹氣, 使腸蠕動增強腹瀉加劇, 故不宜食用。 六個月到一歲未斷奶寶寶如要吃奶, 可買專門的腹瀉奶粉。 一歲以上斷奶寶寶可吃些米湯、稀飯, 以幫助恢復消化系統功能。

2、忌雞蛋、雞湯等葷湯

專家介紹,

雞蛋、肉、魚、蝦等高蛋白質食物要當心吃。 因為患腹瀉的寶寶腸道腐敗作用很強, 高蛋白質的攝入會加劇腹瀉。

3、忌糖

專家指出, 糖進入腸內常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 所以寶寶腹瀉期間, 應不吃糖或少吃糖。

4、忌進食含粗纖維素的水果和蔬菜

含粗纖維素的水果和蔬菜, 如香蕉、鳳梨、西瓜、青菜、白菜、毛筍、辣椒、韭菜、紅薯等。 因為纖維素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 從而加重寶寶腹瀉。

5、忌豆類食物及豆製品

豆類製品如青豆、蠶豆、黃豆、綠豆、豆芽、豆腐、粉絲。 這類食品因富含粗糙纖維及豐富的蛋白質, 會引起寶寶腸道蠕動增強而致脹氣, 並加劇腹瀉。

防治小兒腹瀉要注意什麼

小兒腹瀉病是指小兒大便性狀的改變或次數的增多,

可由不同病因引起, 亦可伴有嘔吐、發熱等症狀。 長時間腹瀉, 機體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 同時會丟失大量的電解質, 如鈉、鉀、鎂等, 導致電解質紊亂, 甚至出現酸堿平衡失調。 本文總結出以下4點注意事項, 幫助家長正確防治小兒腹瀉。

合理餵養, 不要盲目禁食。 腹瀉脫水患兒除嚴重嘔吐者暫時禁食4~6小時外, 均應繼續進食以緩解病情, 縮短病程, 促進恢復。 腹瀉時, 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鹽, 禁食或過度的飲食控制, 會影響到小兒健康。 因此,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小兒, 應繼續純母乳餵養, 但是要注意少量多餐。 如果是人工餵養小兒, 可改為無乳糖奶粉。 正在添加輔食的小兒可以適當減少輔食量, 也可暫停輔食。 適當調整飲食,

以清淡為主。

腹瀉早期不宜使用止瀉劑。 腹瀉是機體的一種反應, 有利於毒素和不消化的食物排出。 因此, 小兒腹瀉時不必急於馬上止瀉, 尤其是腹瀉早期不能使用抑制腸蠕動的藥物, 而應該治療因腹瀉引起的脫水和營養不良。

不可濫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多數為病毒感染及餵養不當引起, 因此使用抗生素無效。 因為在人體的腸道中生長著許多細菌, 它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體內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如果使用抗生素, 則會殺滅人體中的有益細菌, 而那些對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條件致病菌、腸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等則會失去制約而大量繁殖, 導致菌群失調, 建議應在正規醫院的兒科醫師指導下用藥。

做好預防措施。 注意飲食衛生, 食物要新鮮。 食具、奶具應定時煮沸消毒。 小兒飯前便後洗手, 勤剪指甲。 平時注意增強體質, 加強戶外活動, 注意小兒體格鍛煉, 提高機體免疫力, 避免感染各種疾病及不良刺激。 嬰幼兒每次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並吸幹, 局部皮膚發紅塗以5%鞣酸軟膏並按摩片刻,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注意會陰部的衛生, 預防上行尿路感染, 尤其是女嬰。 護理患兒前後要洗手, 對腹瀉患兒的糞便, 被污染的衣、被進行消毒處理, 防止交叉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