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 患心臟病的最低年齡下降了15歲, 尤其在駕車一族中比率逐年上升。 因為開車時注意力高度集中, 又缺乏運動, 血液迴圈緩慢, 所以駕車族已經成為心臟病的易感人群。
又是一年的長假開始, 也許你一星期前就打好了行裝, 給愛車做了全面保養。 那麼你自己呢?你保養了嗎?別玩在路上, 謀殺在心中。
路況差情緒更差→血管痙攣
誰也不能保證不遭遇緊張和激動, 尤其開車在路上。 只要有點兒事, 馬路就堵成了停車場, 本來就急, 再三番兩次地有人加塞兒搶行, 頓時怒從心頭起。 感情強烈衝動時,
對策:平靜。 不要把工作壓力施加給“方向盤”, 令神經系統和車速處於緊張狀態。 要是還不行就停下來哭一場。 哭能減少40%精神壓力, 減輕心理緊張, 緩解血管緊張, 避免不必要的心痛, 淚液的分泌還會促進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
精神持續高度集中→血壓上升
開車旅行是一件很冒風險的事, 道路的複雜性、兩旁景物的不可預知性都使你必須長時間集中精神。 持續緊張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 血管痙攣收縮, 血壓上升, 血流減少而加劇心肌缺血缺氧。
對策:歌唱。 據統計, 歌劇演員和合唱演員的壽命比其他職業的要長至少15歲。 唱歌時, 發音器官緊張工作會促進血液迴圈,
腿部功能引退→心臟負擔增加
自從開上車, 雙腿就基本進入“廢用”狀態。 據調查, 駕車族每天平均只走500步, 因為運動減少, 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 腿部的衰老可能會更早出現。 而因重力影響, 下肢血液流回心臟缺少動力, 心臟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完成下肢血液迴圈。
對策:爬樓梯。 別讓心臟孤軍奮戰, 既然抽不出專門的時間運動, 就把它消化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吧。 只要雙腿的肌肉力量強大, 肌肉收縮相當於為整個身體的血液流動增加了動力, 有助於血液迴圈, 減輕心臟的負擔。
血液“久坐不動”→形成血凝塊
假期開車出遊雖然玩得盡興,
對策:
1.每天一杯紅酒。 紅酒能預防心臟的冠狀血管栓塞, 降低血小板的活躍性達75%, 而為達到此目的使用的藥物有效率僅有45%。
2.吃堅果。 堅果能稀釋膽固醇的濃度, 保護心臟和血管免受膽固醇侵害, 使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大幅降低。 研究表明, 每天平均吃6克堅果就可以起到預防心臟病的目的。
3.獻血。 紅細胞在體內越久, 就變得越僵硬, 這使它們很難通過血管, 包括心臟血管。 當血液流失, 人體便會製造柔韌 的新紅細胞, 一年獻一次血, 患心臟梗塞的風險要比不獻血者低86%。
4.吃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 使血液抗氧化能力提高, 促進血管擴張, 降低血凝塊的形成。 由於牛奶可能會影響抗氧化劑吸收過程, 所以牛奶巧克力不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吃100克黑巧克力就可改善人的血管功能, 其效果可持續至少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