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按摩什麼穴位可以讓痔瘡消腫止痛

一、按摩什麼穴位可以讓痔瘡消腫止痛

二、痔瘡的症狀

三、痔瘡的護理

按摩什麼穴位可以讓痔瘡消腫止痛

1、按摩什麼穴位可以讓痔瘡消腫止痛

1.1、拇指按揉太溪穴1~3分鐘。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滋腎補陰,消腫止痛,對痔瘡引起的多種症狀均有緩解作用。

1.2、拇指按揉照海穴1~3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 照海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位。 經常按摩有止痛作用,可為痔瘡患者減輕病痛。

1.3、拇指推足部肛門反射區3~5分鐘。 從足跟方向至足趾方向,力度逐漸加重。 此法可提肛,助排便,緩解排便時肛門的疼痛。

2、什麼是痔瘡

血栓性外痔(external hemorrhiod)是指肛門靜脈壁因炎症侵犯後,常因便秘、排便用力過大或持續劇烈運動,引起痔下靜脈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3、痔瘡的病理簡介

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見的一種。 常因排便時用力過猛,劇烈活動或用力咳嗽使肛門緣靜脈破裂,血液外滲到結締組織內,成為血塊,在肛門部皮下生成圓形或橢圓形腫塊,大小不等,位於肛管內或肛緣外。 腫塊初起時較軟,幾天後變硬,這時可以用土醫之家痔瘡膏外敷。 如未發炎,腫塊可在3--4周內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反復發炎,腫塊內結締組織增生,可變成結締組織外痔;如發生感染,可生成膿腫。

常因便秘、排便用力過度、抬舉重物、用力咳嗽、分娩等使痔下靜脈叢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痔瘡的症狀

1、便血:無痛性、間歇性、便後有鮮紅色血是其特點,也是內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見的症狀。 便血多因糞便擦破粘膜或排糞用力過猛,引起擴張血管破裂出血。 輕者多為大便或便紙上帶血,繼而滴血,重者為噴射狀出血,便血數日後常可自行停止。 這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便秘、糞便幹硬、飲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誘因。 若長期反復出血,可出現貧血,臨床並不少見,應與出血性疾病相鑒別。

2、痔塊脫垂:常是晚期症狀,多先有便血後有脫垂,因晚期痔體增大,逐漸與肌層分離,排糞時被推出肛門外。 輕者只在大便時脫垂,便後可自行回復,重者需用手推回,更嚴重者是稍加腹壓即脫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壓稍增時,痔塊就能脫出,回復困難,無法參加勞動。

有少數病人訴述脫垂是首發症狀。

3、疼痛:單純性內痔無疼痛,少數有墜脹感,當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壞死時,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痔瘡的護理

1、生活起居護理:酒食不節,或久坐、久立、負重遠行,或因久瀉久痢,而發為痔瘡,故患者首先要嚴戒煙酒,並避免久坐、久立、負重,保持清潔衛生,經常適量的運動鍛煉。 術後限制活動,患者當臥床休息,以屈膝側臥為佳,尤其術後前3日,儘量減少活動。 要保持肛門部清潔,宜推遲大便時間。 患者不可久蹲,要勤換內褲;

2、飲食護理:忌食辛辣熱燥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梨、蘋果、香蕉等水果,糾正偏食習慣,達到均衡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飲食宜清淡,體虛者給以富有營養之品,體質虛弱者,應食用雞、魚、瘦肉等富有營養之品;

3、情志護理:患者多有緊張和恐懼的心理,情緒不穩,甚至煩躁不安。 應穩定情緒,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保持心態平和,配合醫生的工作;

4、健康護理: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大便幹結或腹瀉;要經常變換體位,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腸道感染的發生;堅持收縮腹肌提肛的鍛煉,以減輕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