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 寶寶都是家中的寶貝, 很少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但是確實因為一些父母的原因或者疾病的因素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兒童營養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蛋白質分解增加, 代謝性酸中毒, 內分泌紊亂如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數-1、甲狀旁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增加以及慢性炎症狀態均可引起患者蛋白質分解增加, 導致營養不良發生。
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與厭食、感染、代謝紊亂、透析中營養物質的丟失等有關, 也與透析膜的不相容有關。
總是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 小孩子是不能隨便去吃一些東西的, 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的年齡階段來判斷孩子能吃什麼食物, 不要隨意的給孩子吃一些他們根本無法接受的食物, 這樣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吃太多新的食物對孩子的消化功能來說是很不利的, 比如說是孩子第一次吃某一個東西,
餵養不當。 當媽媽乳汁不足的時候沒有及時的添加代乳品, 或者代乳品的量不足或者過於稀釋, 也會導致寶寶的蛋白質或者缺乏熱量導致出現慢性的營養不良的情況。 一般寶寶在四個月以後就要適量的添加輔助食品, 幼兒或者學齡前的兒童則多食因為偏食、挑食或者使用過多的零食導致沒有胃口吃飯而造成的營養不良。
疾病的原因。 如果是多產、雙胞胎或者早產寶寶, 會因為先天的不足, 在吸允、吞咽和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都會相比正常寶寶要薄弱一些,
清楚兒童營養不良的原因, 採用食療的方式進行改善。 那麼, 兒童營養不良飲食如何調理?
首先應遵照循序漸進, 逐步補充, 不急不燥、耐心謹慎的原則, 並堅持以下六個步驟。 每一步驟均有熱能及三種主要營養素的用量, 重量比, 及適宜食用的食物。
一度營養不良患兒可從第三步開始:每日每公斤體重可攝入熱能120千卡, 蛋白質3克, 脂肪1.8克, 碳水化合物23克。 三種營養素的重量比為1:0.6:7.6。 可採用的食物:半脫脂乳、蒸發乳、配方乳、豆漿、米湯、稀米粥、代藕粉、魚泥湯等。
情況穩定後轉入第四步,
二度患兒要從第二步開始:熱能61千卡, 蛋白質2.0克, 脂肪1.0克, 碳水化物11克, 其重量比為1:0.5:5.5, 可食食物:脫脂乳、蒸發乳、配方代乳粉、豆漿、魚湯、米湯、稀麵糊等。 約5~7天漸進到第三步。 如此緩慢增加致第四第五步:熱能每日每公斤174千卡、蛋白質4.5克、脂肪7克、碳水化物24克、其重量比1:1.5:5.2。 開始恢復健康, 進入第六步鞏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