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對肌營養不良的認識

中醫學認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以骨骼肌的無力, 萎縮為其主要特徵, 同時具有起病隱匿, 病情呈進行性緩慢發展的特點, 應當歸屬於中醫學痿證範疇:痿證當分虛實。 虛痿者, 內傷諸損不足, 病程長久治不愈, 肌肉瘦萎縮無力, 肌營養不良症以虛痿的表現為多。 而實痿一般起病較急, 病情較短, 不超過三個月, 往往還伴有萎軟肢體疼痛、拘攣、麻木等症狀。 兩者鑒別, 肌營養不良症應當歸屬於虛痿。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 主藏精, 主骨生髓, 藏元陰元陽。 精者, 生之本也;元氣者, 亦人身之本也。 肌營養不良症既為遺傳生疾病,

應當與中醫的腎關係密切, 此乃先天稟賦不足, 精虧血少不能營養肌肉筋骨, 而在後天發育的過程中, 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

中醫又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 運化水穀精微化生氣血, 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筋骨。 先天不足, 若能後天調養得當, 脾胃健旺, 仍可不病;若調養不當, 脾胃虛損, 受納運化功能失常, 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 肌肉無以營養, 則又發為肌肉營養不良患病。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與中醫腎、脾兩髒關係最密切。 專家對於肌肉疾病的診治, 經常運用五臟相關的理論。 所謂五臟相關, 脾腎虛損是肌營養不良症中醫病因病機之關鍵。 由於腎為先天之本, 先天遺傳疾病中醫多從腎去認識。

脾主肌肉惡濕, 脾虛則生痰、生濕濁, 肌營養不良症出現肌肉假性肥大, 脂肪組織沉積和結締組織增生, 這是脾不運化濕濁內生病理性產物。 同時, 肝主筋, 司人身運動, 體陰而用陽, 虛損病在肝, 多屬肝陰或肝血不足, 肌營養不良症同時存在肝陰不足的情況, 因為肝腎是同源的。 其與心的關係,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的患者, 晚期多併發有心肌心功能的損害:肌肉若日漸消瘦, 至大肉脫落, 胸廓肋間肌肉萎縮, 肺臟失去屏障, 不能防禦邪賊風於外, 容易為外邪所傷, 出現咳嗽、呼吸困難, 痰多, 此又為本虛標實之證, 脾腎虛損, 累及心肺, 最為難治。 兒童肌營養不良症杜興氏型, 病至後期, 往往累及心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