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亞急性聯合變性

亞急性聯合變性是由於某種生血因數和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脊髓後、側索的神經變性疾病, 有時亦累及周圍神經。 臨床上以錐體束損害及深感覺障礙為主要表現, 常與惡性貧血一起伴發。

一、病史及症狀

緩慢起病, 進行性發展, 早期常有蒼白、倦怠、貧血表現和消化不良等。 病史初期手足未端感覺異常, 漸累及兩下肢, 進而軟弱無力行走不穩, 動作苯拙, 並有胸腹部束帶感。 脊髓後側索損害為主者, 兩下肢呈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 病理反射陽性;感覺障礙:病變平面以下關節位置覺和音叉震動覺減退或消失,

感覺性共濟失調。 後期可出現膀胱直腸功能障礙。

二、輔助檢查

1.周圍血及骨髓檢查巨細胞高色素性貧血;

2.血漿維生素B12水準通常低於100ug ml。

3.胃液分析可發現有抗組織胺性的胃酸缺乏。

4.腰穿腦脊液檢查多正常。

5.脊髓MRI檢查可發現變性節段脊髓的異常信號。

三、治療措施:

1、糾正貧血,維生素B12 200-500ug肌注1次d, 連續二周, 以後二個月內每週給200-500ug,葉酸0.13次d口服。

2、營養神經藥物:胞二磷膽鹼250-500mg肌注 1次d。 輔酶Q10 10mg肌注1次d。

3、配合理療、針灸可改善肢體無力及共濟失調。

症狀體征

1.病史 注意發病呈亞急性或慢性, 隱襲性進展, 病程長, 可有胃病或長期胃腸道疾病以及胃腸道手術後的病史, 有無心慌、力弱、面色蒼白等貧血症狀, 四肢麻木、力弱及知覺異常等周圍神經受損症狀;走路及站立不穩,

似踩棉花感, 動作笨拙等共濟失調症;排尿排便障礙;視力障礙及易激惹、記憶力減退, 抑鬱等精神症狀等。

2.一般檢查 注意皮膚、結膜蒼白及心臟雜音等貧血貌。

診斷檢查

1.神經檢查 注意下列幾點:①視力、視野及眼底;②四肢遠端感覺障礙或傳導束型深感覺障礙;③四肢遠端肌力弱、肌萎縮, 或雙下肢肌力弱;④深感覺性共濟失調;⑤四肢腱反射減弱或亢進, 雙Babinski(+), 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⑥精神異常症狀。

2.輔助檢查 檢查周圍血血紅蛋白、紅細胞、紅細胞形態及平均直徑、紅細胞比容;血維生素B12及葉酸定量;血清鐵及鐵蛋白;骨髓穿刺;胃液查胃酸;必要時作腦脊髓液及體感誘發電位檢查。

治療方案

儘快糾正貧血, 可用維生素B12200~500/μg/d, 或彌可保500μg/2d, 肌注, 必要時補充鐵劑, 葉酸、維生素B1, 其他對症治療。

護理

1.按神經科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癱瘓者按癱瘓護理常規。

3.糾正便秘, 保持尿、便通暢。

4.指導、鼓勵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食物。

用藥安全

1、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2、一旦確診或擬診立即開始大劑量維生素B12治療;

3、加強營養, 加用其他維生素;

4、對癱瘓肢體應加強功能鍛煉, 進行理療和康復醫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