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孩子吃它易誘發奶癬 奶癬的中醫治療法

奶癬的發生, 不只是和嬰兒本身的體質有關, 還與孕婦等外在因素的有關, 下面我們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奶癬的發病原因, 這樣可以幫助家長們更正確的認識奶癬, 方便大家及時的預防和處理奶癬的發生。

在臨床上, 奶癬出現的原因有:

先天因素

(1)孕婦食用很多的發物, 即營養豐富或有刺激性的, 容易使某些病狀發生變化的食物, 如辛辣食物、魚腥海味等。

(2)孕婦情緒波動大, 肝火內動, 有未清除的熱毒於留在胎兒中。

(3)家族有過敏體質史的嬰兒容易患此病

內在因素

(1)嬰兒皮膚角質層薄, 內皮含水及氯化物多,

毛細血管網豐富, 容易受刺激產生濕疹

(2)後天營養失調。 營養過多、消化不良、過食肥甘, 損傷脾胃, 造成脾失健運, 濕熱內生

誘發因素

(1)食物因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魚、蝦、蛋類及牛乳等

(2)外部刺激:毛製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化纖物品、動物皮革及羽毛

(3)病理因素:病毒或細菌感染、蟯蟲

(4)環境因素:日光照射、高溫或寒冷、穿衣不當。

對於奶癬的治療, 可採用以下中醫方法進行:

(1)黃柏面30克, 寒水石面15克, 青黛面3克。 將藥物用香油調塗患處, 每日搽2次。

(2)黃連30克, 枯礬15克。 將藥物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 配成軟膏外塗患處。

(3) 地骨皮30克, 鮮女貞葉60克, 川黃柏15克, 青黛30克, 生大黃30克, 松花粉30克, 枯礬9克。 將前鮮女貞葉及地骨皮煎湯,

放至溫熱後洗患處, 洗後用毛巾吸幹水分, 將後面5味藥共研成的極細粉搽患處。 每日早、晚各1次, 連續使用3-5天可治癒。 中藥治療奶癬——方二:

(4)生大黃12克, 川連12克, 黃柏12克, 苦參12克, 蒼耳子12克。 將藥物加水煎湯, 外洗患處。 每日3次, 每次15分鐘。 若滲出液量多, 可加枯礬15克。

(5)茶葉末30克。 將藥物加水煎湯, 趁熱外洗患處。 之後用藥物敷患處。 每日2-3次。 適用於皮膚褶皺出現紅腫潰爛的濕疹

(6) 僵蠶適量。 去嘴研磨, 加水煎湯, 外洗患處。 1日1次或2日1次。 可給濕疹患兒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 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 用。

奶癬的出現, 對患兒的健康影響巨大, 在治療上, 還可採用以下食療辦法進行輔助治療:

菜泥湯

分別取適量新鮮的白菜、胡蘿蔔、捲心菜, 洗淨後切成小碎塊兒, 放進鍋里加水煮一刻鐘左右, 然後取出搗成泥狀後加鹽服用;菜湯可調些兒童蜂蜜, 隨時喝。 此小妙方有祛濕止癢功效。

絲瓜湯

取新鮮絲瓜30克左右, 切成小塊兒放在裝有水的鍋裡熬湯, 待熟後加鹽調味, 讓寶寶喝湯, 並將絲瓜也吃下去, 對於奶癬有滲出的寶寶較為適用。

綠豆百合湯

取綠豆、百合各30克左右, 按照平時常用的方法煮湯, 待豆子熟後, 連渣帶湯一同飲用, 可以減輕奶癬寶寶痛癢感。

泥鰍湯

取新鮮泥鰍30克, 洗淨後放入水中煎煮, 然後把湯汁取出, 加鹽調服, 適應於奶癬症狀較為嚴重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