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飲食很容易上火, 上火就容易讓人的免疫力下降, 從而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 那冬天在飲食上要如何注意不上火呢?下面就和天天養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什麼讓女人“引火上身”
冬天為什麼容易“上火”?據專家介紹, 引發“上火”的具體因素很多, 夏季上火通常是由炎熱、潮濕引起, 而冬季上火則更多是由“燥”所引發。 寒冷乾燥的天氣, 燥熱的室內環境, 都會讓人的氣管黏膜淨化作用變差, 直接導致鼻腔、咽喉等發幹, 並影響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 如果不注意飲食調劑和補充水分, 就很容易陰陽失衡,
同時, 冬天女人們喜歡進食牛羊肉來禦寒, 比如火鍋、燒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冬季美食。 但牛羊肉本身偏溫, 加上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薑、枸杞、當歸等滋補品, 可謂“燥上加燥”,人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 造成“上火”.
其次, 作息時間不規律, 夜晚休息不夠、過度勞累等也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觀火需辨清“虛實”
全身燥熱、口唇乾裂、心緒不寧, 是個人都知道自己是上火了。 但“上火”有“虛”、“實”之分, 專家提醒, 個人如果出現上火的症狀, 不能單憑自己的“經驗”想當然判斷, 應辨清虛實後, 對症“滅火”.
具體來看, 虛火一般是指陰虛而導致火升的病理現象。 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 腰膝酸軟, 咽幹舌燥, 眩暈耳鳴,
實火則包括“三焦之火”.“上焦火”是指心肺等人體偏上部位的火熱徵象, 表現為口幹、舌爛、唇裂、目赤、耳鳴及微咳;“中焦火”是指脾胃部位有火的有關徵象, 表現為胃火亢盛, 食不知飽, 不思飲食等;“下焦火”則是指下肝、腎、膀胱、大小腸等部位有火, 表現為大便幹結、便秘、尿赤等現象。
最容易引發上火飲食
1、吃瓜子
這種烤的食物往往太幹太鹹, 一方面過於粗糙劃傷口腔黏膜, 另一方面形成局部高滲透壓脫水造成炎症。 吃此類食物時應儘量選原味的, 最好不要直接用口嗑, 並控制每次吃的量。
2、吃甜食
痘痘學名痤瘡, 目前有非常明確的證據顯示,
3、常常大魚大肉
成天大魚大肉的人往往蔬菜水果吃得少, 維生素C缺乏會使膠原蛋白的合成出現問題, 造成牙齦、黏膜出血。 此外, 一些肉類比較容易塞牙, 水果高糖分的殘渣也容易使細菌滋生造成炎症, 長久下去產生牙石, 造成牙齦出血。 這種情況下, 除了少吃魚和肉外, 還應該飯後漱口, 每天刷牙、用牙線。
4、吃海鮮
最常見的原因是海鮮不新鮮了, 如果吃新鮮衛生的海鮮也會出現這類症狀, 那應該是對海鮮蛋白質過敏,
5、吃辣
辣椒素受體被辣椒素啟動會後產生痛覺, 甚至刺激肌肉反應、增加血液流速, 雖然不見得是壞事, 但比較敏感的人還是容易引起不適, 比如拉肚子、肛門燒灼等。 這種症狀不到兩天就會得到緩解, 但要想避免, 需要少吃辣椒。
6、喝水少
身體由於各種因素缺水從而導致體液晶體滲透壓升高, 感受器將信號報回中樞產生渴感, 從而會有要“冒火”的感覺。 此時, 應該及時補充水分。
冬天如何防火?
中醫專家提倡“飲食均衡, 多喝健康飲料”,充分利用三餐的進食機會來補水滅火, 從根源上調理體內環境防止冬日乾燥:
其一, 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 應多吃山楂、柚子、石榴、蘋果等清潤甘酸的水果, 加速胃腸蠕動的作用,
其二, 少吃鹽。 因為高鹽飲食將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 使各種病菌乘虛而入, 誘發咽炎;
其三, 吃火鍋辛辣餐食時佐以滋潤不上火的健康飲料, 如含有菊花、金銀花、甘草等天然植物成分的王老吉, 以達到滋潤防上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