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 一般都有一個孩子, 所以把對孩子的教育看的非常重要, 希望從小就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品質, 但是由於溺愛等原因的干擾, 父母很容易在孩子教育上走彎路, 從而妨礙了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專家建議,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過分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 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 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 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 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 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 略表贊許即可, 過分誇讚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