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普及雖然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但是同時也讓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少了, 很多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沉浸在網路裡, 尤其是孩子, 沒有自控能力, 很容易車迷於網路遊戲不能自拔, 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健康, 網路成癮是病, 家長不能坐視不理, 要幫孩子迅速走出來。
小編推薦:
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孔慶梅教家長説明孩子走出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 是為了獲得一種自我心理上的滿足。 他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被上網控制, 時間不斷增加,
到底是什麼原因, 讓那麼多人成天泡在網上不願離開呢?一方面, 網路本身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它可以逃避現實;不用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任等。 另一方面, 個體性格缺陷和一些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 比如缺乏自信、敏感內向、家長溺愛或者忽視、強迫孩子, 都會使孩子容易受到網路的誘惑。
與網路成癮過招,
第一, 宜疏不宜堵。
孩子愛上網, 有的家長把電腦砸了、把網線拔了, 導致家庭衝突會更嚴重。 家長不要停留和糾纏在網路使用這個層面, 而是要繞到背後, 找到孩子上網深層次的心理原因。
第二, 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這一點需要家長花時間、花精力"培養"孩子, 而不是"控制"孩子。 有的孩子一開始並不會成癮, 但父母不信任他, 孩子一碰電腦家長就死死看著, 使得孩子越來越不相信父母, 越來越投入網路。 對此, 家長可以把電腦放在書房、客廳, 而不是孩子的房間, 使家人有共同參與和互動的機會, 而不是孩子在房間裡玩, 媽媽隔一會就推門檢查。
第三, 用替代方案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長需要觀察和溝通,
第四, 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 家長可以試著和孩子雙方協商。
2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 比如, 原來每天上網8小時以上,
最後, 家長有必要糾正幾個誤區。 第一, 沉迷網路的孩子並不一定是毫無前途的壞孩子。 我們要警惕極端的例子, 但也不要被嚇壞。 青少年可塑性極強, 在不同的層面都有矯正的可能, 只要父母不放棄, 孩子就有希望。 第二, 網癮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 不能只看結果, 忽略了孩子成長中積累的過程。 第三, 網癮並不單純是孩子的問題, 是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問題, 家長也要同時調整自己。 第四, 網癮不是思想道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