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 頸椎病被視為中老年疾病, 年輕人大多不會受到此病的困擾, 但隨著生活狀態的改變, 目前不少年輕人也飽受頸椎病之苦。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最重要的是坐的姿勢要正確。 在辦公室工作的人, 要不時站起來走動, 活動一下頸部。
何謂頸椎病
所謂頸椎病是由於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 椎間盤、關節等組織的退行變化, 刺激或壓迫了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頸部的交感神經而出現的一種症狀複雜的綜合症候群, 稱為“頸椎綜合征”。
頸椎病的5種分型
頸椎病因症狀的不同又可分為5種類型:
1.頸型: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 以及活動不靈活, 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病人的雙手感覺不適、麻木疼痛, 握力減弱, 有時連拿杯子都沒有力氣, 病情嚴重者整晚疼痛難於入睡。
3.椎動脈型:病人偏頭痛、頭暈或胸悶、胸痛。 同時, 每次病情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脊髓型:病人雙腳或雙手沒有力氣, 走路蹣跚, 也就是拖步走, 容易跌倒, 身體有如被捆住的感覺。 此類型病人, 在早期都不容易發現病情, 除非有頸部和手臂劇烈疼痛, 才會去求醫。
5.交感神經型:病人眼球脹痛、怕光、耳鳴、喉部有異物感等五官症狀。 另外常出現偏頭痛、面部灼熱, 身體、手腳發涼、多汗, 或者半邊身體流汗。
預防頸椎病注意事項
骨傷科中醫師治療頸椎病常通過針灸、推拿、藥物等方式,
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 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
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 如避免抬重物、駕車時不要緊急刹車等。
3.防風寒、潮濕, 避免午夜、淩晨洗澡或受風寒侵襲。 風寒可使局部血管收縮, 血流降低, 有礙組織代謝和廢物清除, 潮濕也可阻礙皮膚蒸發。
4.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5.改正不良姿勢, 減少勞損, 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 需要做頸部活動, 以減輕肌肉緊張度。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 埋頭苦幹時, 每過1小時也要起身簡單地做做運動。
強筋壯骨食療法
平日也可在三餐中以下列食療加以輔助:
①海參2根, 懷山藥15克, 枸杞子5克, 紅棗20枚燉雞爪(500克)。
②筋類100克, 懷山藥15克, 枸杞子10克, 配香菇、生薑適量, 再加入雞湯中小火燉。
③蓮子、懷山藥、枸杞子、芡實、黑豆(或花生)及大米適量煮粥。
④黑木耳、白木耳適量, 煮爛加蔗糖。
⑤白木耳、白果、白蓮子、百合及龍眼乾煮糖水。
⑥海參、魚鰾、栗子、香菇各適量, 燉雞或雞爪。
⑦菜花炒蝦仁。
⑧黑木耳炒捲心菜。
⑨核桃100克, 芝麻50克, 研末, 煮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