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十分注意平時起居、生活制度的養生, 以預防和輔助治療;除一般按天氣冷暖變換和增減衣服外, 還要注意平時的起居飲食, 以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
藏醫把一年分為6季, 每一季均有不同的養生方法。
孟冬季:此時人體因嚴寒汗腺毛孔均呈封閉狀態, 體內胃火也較盛, 故應增加食量, 過少飲食導致精力不足, 難於抵禦嚴寒。 食物以酸、甘、鹹3種味為宜。 由於易饑, 可多吃肉湯及富於油脂食物。 此季應多曬陽光、烤火, 穿皮衣皮靴。
下冬季;此時氣候更冷, 應加強以上的各種措施, 還可用芝麻油搽身, 以增強體力。
春季:此季因陽光開始溫熙, 體內如有寒痰容易融化, 胃火開始衰減, 外邪也易人侵, 宜多進苦、辛、澀3種味食物, 包括陳青稞, 乾燥地區的動物肉、蜂蜜、姜湯。 此季改用豆類面搽身, 可以去痰, 飯後應多散步。
暑季:此季炎日炙人, 體力消耗大, 故宜食性輕、味甘、油膩和涼冷食物, 少吃鹹辛酸味食物, 應多在陰涼處呆著, 洗涼水操, 衣著應輕而薄, 住通風清涼住室。
夏季:此季常有雨水, 大地潮濕, 胃火多衰微, 故宜食甘、酸、鹹味, 性輕而油膩食物, 可飲用乾燥地區生長穀類所釀的酒。
秋季:此季宜食用甘、苦、濕味的食物, 如有條件, 穿著用冰片、檀香等薰蒸的衣服, 有助於祛除因雨季時所蓄積的赤巴。
對於老年人, 更應該講求養生, 以安度晚年。
對於老年人還可較長期常年服補養方;赤金箔(制)、石縫中銀精石(去毒取自山谷中成塊石頭中的紅色泥土、寒水石(制)、茅膏菜、黃精、天冬、手掌參。 以上共研細末, 加蜂蜜、白糖、紅糖、酥油調和, 製成丸子如鹿糞大, 每天服1丸, 可長期服用, 有延年益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