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養生 秋季要預防哪些疾病

中醫上把秋天當作多病之時, 因為在秋天也很多疾病有著很高的發病率, 對於人們的健康生活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 所以, 為了不受疾病的困擾, 我們需要預防這些疾病。 那麼秋季要預防哪些疾病呢?秋季如何養生呢?接下來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供大家參考。

秋季要預防哪些疾病?

1、胃腸道炎

病理:入秋後, 晝夜溫差懸殊, 氣溫變化大。 人體受冷空氣刺激後, 胃酸分泌增加, 胃腸會發生痙攣性收縮, 使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 其次, 天氣涼爽食欲增加, 胃腸負擔加重, 易發生胃腸炎等疾病。

症狀:胃反酸,

腹脹, 伴有腹瀉、腹痛等不良症狀。

預防:選擇食物要注意新鮮、清潔, 進食有規律;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為宜, 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 不吃生冷, 並戒煙酒;睡眠充足, 防疲勞;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夜間睡覺腹部應蓋被子。

2、心血管疾病

病理:天氣變涼, 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 高血壓病人秋冬之交血壓往往要較夏季血壓高。 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 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晚秋季節, 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提高。

症狀:胸部悶脹、沉重、氣透不過來, 會突然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發冷、劇烈咳嗽、口吐白沫等症狀;嚴重者伴有心絞痛發作。

預防:在醫生指導下, 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藥, 堅持進行適量鍛煉,

積極防治感冒等疾病, 以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平時, 還應多注意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 晨起喝杯白開水, 以沖淡血液;日間多喝淡茶, 保護心臟功能。

3、精神抑鬱症

病理:秋季落葉淒風, 易使人觸景生情, 特別是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 誘發消極情緒, 很容易患上抑鬱症。

症狀:夜不能寐, 一點小事也會感到揪心得很, 情緒抑鬱、沮喪、煩躁、焦慮, 對以前感興趣的事不再感興趣, 有自卑感和失落感, 不願與人交往等。

預防:注意心理調節, 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勤於鍛煉。 秋季是旅遊大好時機, 老年人不妨出去走走, 旅行中忘卻煩惱。

4、呼吸道疾病

病理:秋季缺乏水分的濕潤, 人體咽喉、鼻腔常有乾燥之感, 秋燥之邪更易通過口鼻呼吸道或皮膚毛孔侵入肺部。

哮喘病人則對氣候、氣壓的變化非常敏感, 易引起哮喘發作。 另外, 秋季天氣忽冷忽熱, 人體抵抗力降低, 是流感多發季節。

症狀:秋季因氣溫變化, 易誘發流行感冒、哮喘等疾病, 出現咳嗽、咽喉腫痛、呼吸困難, 嚴重者可見口唇和指甲發紫。

預防:及時添加衣服, 預防感冒。 秋季潤肺很關鍵, 秋梨上市, 每天吃1~2個, 可養肺潤燥、潤腸通便、預防咳嗽。 哮喘病史者儘量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 一旦感冒流行, 可用陳醋薰蒸居室, 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 也有助於預防感冒。

秋季如何養生?10個秋季小常識推薦

1、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困乏, 每到週末的時候, 不少人可能會選擇睡懶覺, 但專家認為, 秋天更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中醫認為, 天人相應也是養生的一種方法。 所謂天人相應也就是人與天地相順應, 最有效的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就是隨四季的變化而調整作息規律了。

2、養陰益氣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 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 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 鼓舞陽氣, 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藥、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 以安度秋天。

秋冬時節, 是體虛之人進補的好季節, 選用溫補中藥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但“虛”的原因各不相同, 因此進補時要因人而異, 因體質而異。

3、多曬太陽

人體在補充充足的陽光之後是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的, 然而, 當秋季來臨的時候, 陽光的照射便不再想夏天那樣的強烈,

雨天也會漸漸的增多, 這個時候人體的褪黑色素就會增多, 從而就會一直甲狀腺素與腎上腺素的分泌, 會讓人感覺到心情低落。

所以, 適當的多曬太陽可以讓人心情變得開闊, 顯得更精神。 如果是在陰雨天, 可以將屋內的照明設施打開, 同樣可以提高人的興奮度。

4、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穫的美好時節, 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 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 又稱“秋悲”。

因此, 要注意調養情智, 學會調適自己, 要保持樂觀情緒, 保持內心的寧靜, 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 或到公園散步, 適當看看電影、電視, 或養花、垂釣, 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 陶冶情操。

5、及時添衣

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節,因為初秋乍寒還暖,機體調節機能很難適應這暴熱驟涼變化。因此,當天氣較冷時要注意保溫,及時添衣;平時要多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薰蒸居室;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

尤其要加強頭、背、腹、足等部位的禦寒。人們應根據天氣預報提供的消息,備好防寒服裝,早晚穿好外套,並逐漸增添內衣,為使腹、背不受涼,最好內著一件毛背心,由於寒多從腳下起,同時還要穿好鞋襪。

6、減辛增酸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幹、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薑、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7、調理脾胃

經歷了漫長的酷熱夏季,人們由於頻飲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所以,秋季進補之前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

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多吃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食物。

8、適度飲水

在“飲食的金字塔”中,水處於最底層。也就是說,水是人體最基本所需,也是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秋季天氣乾燥,易使人產生燥氣。而秋燥最愛攻擊肺,所以當燥氣上升時,咳嗽、哮喘腹瀉、皮膚乾燥等疾病首當其衝。此時,人體需要更多的水來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此外,秋天易出現身體困乏,也就是俗稱的“秋乏”。而科學地飲水也可以緩解秋乏症狀。

秋季應多喝開水、淡茶等,以養陰潤燥,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尤其應定時、主動多喝白開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時,要少量頻飲,而不要一口氣喝得太多。研究發現,此法既可使人體津液得以補償,對內臟也沒有損害。而一次大量飲水,反而會損傷腸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紊亂。

9、吃蜜少姜

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薑是好東西,但是到了秋季還是少吃薑為好。過去有句老話“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大概意思是秋天不吃薑,夜晚不吃薑。當然,這並不是說秋季就絕對一點也不吃,關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

10、加強運動

秋天人們可以參加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小的運動。這樣既不會因出汗多損耗元氣,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體素質。鍛煉還能增強體質,增進機體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大腦皮層的靈活性,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鍛煉後胃液分泌加多,腸胃蠕動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像慢跑、做操、打太極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適合秋季的運動,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陶冶情操。

5、及時添衣

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節,因為初秋乍寒還暖,機體調節機能很難適應這暴熱驟涼變化。因此,當天氣較冷時要注意保溫,及時添衣;平時要多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薰蒸居室;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

尤其要加強頭、背、腹、足等部位的禦寒。人們應根據天氣預報提供的消息,備好防寒服裝,早晚穿好外套,並逐漸增添內衣,為使腹、背不受涼,最好內著一件毛背心,由於寒多從腳下起,同時還要穿好鞋襪。

6、減辛增酸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幹、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薑、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7、調理脾胃

經歷了漫長的酷熱夏季,人們由於頻飲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所以,秋季進補之前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

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多吃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食物。

8、適度飲水

在“飲食的金字塔”中,水處於最底層。也就是說,水是人體最基本所需,也是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秋季天氣乾燥,易使人產生燥氣。而秋燥最愛攻擊肺,所以當燥氣上升時,咳嗽、哮喘腹瀉、皮膚乾燥等疾病首當其衝。此時,人體需要更多的水來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此外,秋天易出現身體困乏,也就是俗稱的“秋乏”。而科學地飲水也可以緩解秋乏症狀。

秋季應多喝開水、淡茶等,以養陰潤燥,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尤其應定時、主動多喝白開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時,要少量頻飲,而不要一口氣喝得太多。研究發現,此法既可使人體津液得以補償,對內臟也沒有損害。而一次大量飲水,反而會損傷腸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紊亂。

9、吃蜜少姜

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薑是好東西,但是到了秋季還是少吃薑為好。過去有句老話“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大概意思是秋天不吃薑,夜晚不吃薑。當然,這並不是說秋季就絕對一點也不吃,關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

10、加強運動

秋天人們可以參加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小的運動。這樣既不會因出汗多損耗元氣,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體素質。鍛煉還能增強體質,增進機體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大腦皮層的靈活性,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鍛煉後胃液分泌加多,腸胃蠕動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像慢跑、做操、打太極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適合秋季的運動,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