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 而且可以修身養性。 以前只有中老年人練習太極拳, 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是太極拳的忠實粉絲!陳式太極拳是眾多太極拳流派中, 比較受到大家推崇的一派, 如果你想要練好陳式太極拳, 就得懂陳式太極拳的拳法。
在陳式太極拳的運動過程中, 必須要時刻注意著腰部和腿部的運動, 這樣才能練好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是練腰的拳, 無腰不太極, 陳式太極拳是練圓的拳, 無圓不太極;陳式太極拳是練“周身一家”的拳, 無“周身一家”不太極。
1、陳式太極拳是練腰的拳
陳式太極拳運動中,
在陳式太極拳的所有運動中, 只有將腰部作為軸心, 然後注意全身的力量, 這樣才能全身貫穿。
節節貫穿, 靈活穩健, 力由脊發, 步隨身換……陳式太極拳的動作實際上不是四肢的動作, 而是腰的動作”。
腰是陳式太極拳勢上下體轉動的關健, 腰動對全身動作的變化、協調乃至重心的穩定, 以及推動勁力到達肢體各部位都起著關鍵作用。
因此, 陳式太極拳是練腰的拳, 腰主動與肢體其他部位隨動, 貫穿于陳式太極拳勢運動全過程。
2、陳式太極拳是練圓的拳
俗話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所以陳式太極拳是一種處處畫圓的拳法。
陳式太極拳運動周而復始,
陳式太極拳勢腰主動是軸心內圓的暗動(轉)、微動(轉)、小動(轉), 帶動、牽動、引動、拔動肢體其他部位隨動, 是軸心外圓的明動(轉)、顯動(轉)、大動(轉)——這是對盤架子而言。
若是推手、實戰, 則我方主動隨動為軸心, 內圈(圓)愈小愈隱愈好, 敵方為外圓、大圓, 作用於敵方的向心力、離心力愈大愈烈愈速愈妙……
概而言之, 腰勁越圓, 周身之勁越活、越輕靈奇巧, 陳式太極拳功夫愈顯出神入化。
陳式太極拳勢往復折疊, 進退轉換, “腰隙”遂意(擰成)“麻花”般狀態的主動, 帶動、牽動、引動、拔動肢體其他部位盤旋成各種幾何狀態的圓。
如大圓小圓、立圓斜圓、8字圓、相交圓、圓中圓等等,
3、陳式太極拳是練周身一家的拳
陳式太極拳勢所要求的“周身一家”, 涉及到形神統一, 陰陽虛實、動靜剛柔、進退開合、鬆緊蓄放、快慢起落、表裡內外的辯證關係。
動作與呼吸的配合, 氣機升降的和順, 以及天人合一、法歸自然等諸多方面, 內容極其豐富, 不能一一論及。
拳論對“周身一家”的論述, 首推先賢所寫.“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尤須貫穿, 氣宜鼓蕩, 神宜內斂, 無使有缺陷處, 無使有凸凹處, 無使有斷續處。
其根在腳, 發於腿, 主宰於腰, 形於手指, 由腳而腿而腰, 總須完整一氣。
愚意以為, 腰主動與肢體其他部位隨動空松圓活, 渾然一體, 陳式太極拳勢自能舉動輕靈、節節貫穿:內氣營運活潑、形圓氣滿, 拳勢自能無缺陷、無凸凹、無棱角、無斷續, 完整一氣, 因而“向前退後, 乃能得機得勢”。
倘若腰主動與肢體其他部位隨動不能協調一致, 陳式太極拳勢就無法做到“由腳而腿而腰, 完整一氣”, 於是“身便散敵”, 不能“得機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