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現在都很喜歡太極拳, 但是練好太極拳才是關鍵, 那麼怎樣才能練太極拳呢?學習太極拳技能不僅要學好太極拳的招式動作, 最重要的還是要懂得太極拳的拳理, 什麼是太極拳的拳理呢?一起看下面的文章。
太極拳的拳理也分為兩種, 一種是拳內理, 一種是拳外理。

先說說拳外理。 首先, 用練太極拳來健身是大多數人的目的, 而堅持不懈地練習太極拳, 也確實能讓人達到這一目的。
其次, 我們通過練習太極拳, 可以體會到“做人”的大道理。 “練拳如修德, 德高拳更高”, “習武德為先”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太極拳的拳理跟我們的做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比如、信、義、忠、誠、敬等。
學習太極拳的人要做到心地善良、虛懷若谷、胸襟寬闊、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等等, 久而久之, 練習者從內心到外形都可得到鍛煉, 從而功夫大長。
再說說拳內理。 首先說說練拳的意識。

“以心行氣, 務令沉著, 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 務令順遂, 乃能便利從心”, 充分說明太極拳是以意練意的拳, 也是行氣練氣的拳。
在練習的過程中, 最好不要使用蠻力, 要學會使用太極拳的意, 做到意到力到。
其次說說練拳的動作。 “手領眼隨”, 說明練習時的眼要跟著手走。
“腰脊為第一主宰, 一動無有不動”, “上下相隨人難侵”, 因為腰是左右平衡轉動的中軸, 脊是上下彎曲的根基, 所以為了達到一動全動, 必須以腰脊為中心, 手腳配合一起動作。
再次說說練拳的姿勢。 太極拳姿勢的要點不外乎是身端步穩、肩平身合等。
“立身須中正安舒, 支撐八面”, “上下一條線”, 隨時隨地調整好自己的姿勢, 是練好太極拳的要素之一。
“虛領頂勁, 氣沉丹田”, 就是在練拳時要求頭部自然上領, 有意識地使氣沉於臍下小腹處。
“含胸拔背”, 簡言之即是:胸部要含、要松、要虛;背部要開、要拔。 “沉肩墜肘”, 是要求向下向外的松沉。
只有做到了松沉, 兩臂才能松活圓滿、運動自然。

“松腰圓襠, 開胯屈膝”, 髖關節要松, 要有向下的沉勁, 如坐凳子般;屈膝是在下蹲時膝蓋的垂線不能超過腳尖, 大腿的中線和腳的中線不能形成內夾角、外夾角, 避免引起膝關節疼。
此外, 行拳時的節奏和呼吸也都是有講究的。
太極拳是具有強烈的節奏感的, 演練起來要開合虛實、起落旋轉, 快慢相問、抑揚頓挫, 強弱分明、剛柔相濟。
習練時配合動作呼吸調氣, 自可以發達肺部、疏通經絡、調養血氣, 使人容光煥發、神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