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功能障礙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表現, 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平衡性和機動性。 不少病人因為擔心自己的平衡感差、行動不變, 自從診斷為帕金森病後就基本呆在家中。 實則不然伸展、阻力訓練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症狀。 此外, 太極拳、氣功、拳擊等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均能增加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機動性和步行持續時間。
帕金森病人的運動方式主要包括恢復步行和平衡功能、增強肌肉協調能力和肌力、維持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1. 步態訓練: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態異常主要表現為步行緩慢、步長縮短、擺動減少、步行啟動及變換困難。
2. 放鬆和呼吸鍛煉:可作為運動開始前的準備動作或運動後的放鬆動作。 目的是防止受傷和肌肉疼痛。 放鬆動作:緩慢伸展四肢, 不可劇烈伸展, 注意伸展時深吸氣。 呼吸鍛煉:找一個安靜的地點, 放暗燈光, 將身體盡可能舒服地仰臥。 閉上眼睛, 開始深而緩慢地呼吸。 腹部在吸氣時鼓起, 並想像氣向上到達了頭頂, 在呼氣時腹部放鬆,
3. 帕金森患者適合有氧鍛煉, 即中小運動量的耐力鍛煉, 包括戶外慢跑或者在跑步機上慢跑等以及伸展鍛煉, 如廣播體操中的一些伸展運動動作。 此外, 某些力量鍛煉項目也可以, 如利用啞鈴等器械所做的力量鍛煉。
4. 關節運動範圍訓練:關節運動包括頭頸部、雙手、上肢、下肢各關節運動。 注意每個關節的活動都要到位, 但也要避免過度的牽拉及出現疼痛, 否則會產生反射性肌肉收縮, 還會拉傷組織, 形成疤痕, 造成關節粘連使活動範圍縮小。 還要注意病人骨質疏鬆的可能, 避免活動造成的骨折。 對於已出現關節攣縮的病人要循序漸進,
5. 鼓腮鍛煉:首先用力將腮鼓起, 隨之儘量將兩腮吸入。 露齒和吹哨動作, 儘量將牙齒露出, 繼之作吹口哨的動作。 對著鏡子, 讓面部表現出微笑、大笑、露齒而笑、撅嘴、吹口哨、鼓腮等。
6.面部動作鍛煉:帕金森病患者的特殊面容是“面具臉”, 是由於面部肌肉僵硬, 導致面部表情呆板, 因此做一些面部動作的鍛煉是必要的。
7. 抗阻訓練:帕金森病患者肢體伸展受限會導致運動緩慢, 而對肢體進行抗阻力訓練可以增加肌力和改善運動功能。 研究表明, 一定強度的抗阻訓練會增加肌肉容積, 從而增加肌力。 若在行抵抗阻力訓練的同時補充肌氨酸, 可以明顯加強訓練的效果, 主要表現為上肢伸展運動的增強。
8.由於喉嚨發音肌也存在強直和運動緩慢現象, 帕金森患者往往遇到語言方面的困難, 如音調低、構音障礙、音質和節律的改變等, 因而語言訓練也很有必要。 語言訓練要注重呼吸的控制, 可以增加每次呼吸後講出的詞彙量。 患者可以面對鏡子, 對照唇和舌的運動來練習發音。 同時, 努力大聲發音也有幫助。
正確的帕金森鍛煉運動法會更好的為患者帶來康復。 有效緩解病情發展需要堅持不懈的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