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比較小的時候是經常需要打針的, 但是很多的寶寶都會很害怕打針, 那麼寶寶打針疼怎麼辦呢?如何安撫寶寶呢?下面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保護寶寶健康吧!
小時候小編最怕的也是打針, 每次去醫院都好怕, 感覺給我打針的醫生就是惡魔, 而且父母也欺騙了我幼小的心靈, 還騙我說打針有糖吃。 哼哼, 我才不信呢!
幸好現在小編長大了, 也能理解當初父母的良苦用心, 但是等到我們下一輩的孩子, 他們又是怎麼避免打針的呢?
其實方法還是差不多, 幾乎都是用騙的方式, 說什麼打完針還給你買洋娃娃,
什麼, 媽媽, 你不是說要給我買糖吃的嗎?怎麼又來到了這個地方, 你這個騙子!
我不去, 我不去, 我不去打針, 我就是不去, 讓我一個人在角落裡靜靜。
寶寶好悲傷, 但是寶寶不哭, 寶寶只要不打針就好。
啊, 護士姐姐你不要靠近我, 不要, 不要, 你再靠過來我就要叫了。
咱們商量一下好不好, 這次放過我, 等我長大賺錢了買糖給你吃好不好?
我不嘛不嘛不嘛, 我就不打針。
看完這些, 是不是你小時候的縮影呢?最後連醫生護士都哭笑不得, 被這個可愛的小傢伙給俘虜了, 結果在他屁股上狠狠的紮了一針。
再看下麵一位小朋友被騙到醫院後, 簡直是驚呆了。
什麼?聽說你要跟我打針?你敢?
醫生表示好怕怕啊!
其實孩子雖然小, 但是作為家長, 肯定是要對孩子言出必行的, 說好給你買棒棒糖絕不反悔哦。 因為誠實可信的父母絕對會一諾千金, 給孩子做好榜樣的!
孩子害怕打針怎麼辦
家長不能焦慮
首先家長要表現的自然些、平靜些, 不能孩子還沒打針呢, 你就在那一臉的憂愁、一臉的焦慮, 孩子看到後心裡自然更加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因為答案都寫在你的臉上了。
告訴孩子打針的原因
要求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給孩子一個解釋, 一個為什麼, 不能因為你是大人就強迫孩子應該聽從命令, 要耐心的跟孩子開導,
如實告訴孩子打針的痛苦
孩子懼怕打針, 主要就是害怕打針會有疼痛, 面對疼痛他們選擇逃避,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恐嚇孩子必須打針, 也不能誘騙孩子打針, 因為那樣孩子始終不接受打針, 下次你未必會成功讓他打針。 要一五一十的告訴孩子打針只是疼一下, 對打針這個事件不放大不縮小, 真實的告訴孩子打針的感受, 當孩子聽話打針後覺得家長沒有欺騙他, 心裡會接受。
鼓勵孩子
當孩子對打針有恐懼心理時, 我們要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 替孩子打氣, 鼓勵孩子是個勇敢的孩子, 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當孩子接受打針後, 一定很崇拜的表揚孩子勇敢,
不能用好處誘騙孩子
最錯誤的方式就是拿好處賄賂孩子, 告訴她打針媽媽給你買玩具, 帶你去公園等等, 如果你這次成功了也給孩子實現了諾言, 那麼下一次呢, 每一次你都要用東西做誘餌嗎?如果你沒有實現諾言, 這就是欺騙, 孩子會記一輩子, 並且以後你在這樣誘騙孩子都不會成功。
自己做榜樣
當大人生病感冒需要打針時, 帶孩子在身邊, 要慢慢給孩子講解, 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打針就不疼, 打完針很快就會好起來。 以身作則, 讓孩子知道生病打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使用情感指導的方法
情感指導就是對孩子們的感受的接受和命名。 父母要承認他們知道孩子們非常的害怕打針,
要小心, 不要加劇孩子們對打針的恐懼感
父母要避免不要讓孩子們對打針的恐懼感加劇, 如果不是絕對沒有辦法的話, 那麼, 就不要讓孩子們不打針。 不要對孩子們的恐懼感表現出過多的興趣。 父母只需要進行簡短的干預, 並且用一種低調的方式告訴孩子們這件事情是怎樣的就可以了。
先嘗試用一些簡單的方法
如果父母給孩子們一些他們喜歡的東西的話, 那麼, 孩子們可能會接受打針, 如果這樣的方法是有效的話, 那麼, 父母就可以嘗試一下了。 同時,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們打針的時候通過給他們講笑話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法來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
教孩子們一些方法來戰勝恐懼感
父母可以教孩子們怎樣運用他們的想像力來幫助孩子們在打針的時候保持冷靜和自信。在孩子們打針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們想像一下打完針他們就能夠拿著棒棒糖離開了。
孩子們害怕打針可能害怕針頭
孩子們之所以害怕打針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們對打針有一些不好的經歷。因此,如果孩子們在打針的時候非常的崩潰,完全不配合醫生的話,那麼,孩子們可能就有針頭恐懼症了。對於父母來說這可能沒什麼,但是孩子們非常激烈的反抗可能還是需要一定的醫療護理。
孩子身上有8個地方,一碰病就好
四縫穴就是孩子的“健胃消食片”
孩子平時如果總是食欲不振、吃什麼都沒胃口,或者出現胃脹、腹脹時,這時候可以掐一掐孩子雙手的四縫穴。四縫穴就是指孩子食指、中指、無名捐、小指上靠近手掌的第一指關節的4個橫紋。家長可以用大拇指的指甲掐揉孩子雙手的四橫紋,力度以孩子稍有痛感但又能接受為宜,每個手指掐2~3分鐘。
這個方法治食積、腹脹、消化不良等效果非常好,所以又被大夫稱為小兒推拿裡的“健胃消食片”。
龜尾穴又叫“拉屎穴”,小兒便秘就找它
龜尾穴位於人體臀部的尾椎骨處,其實就在屁股上的尾巴骨的地方。中醫認為揉龜尾穴能通調督脈之經氣,可以調理大腸,對通便有一定效果。揉龜尾時家長用大拇指指腹輕按於龜尾穴上,然後做輕柔緩和的迴旋轉動,以300次左右為宜。
足三裡,孩子肚子不舒服就找它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對消化系統有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比如腹瀉了按摩它可以止瀉,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們中醫裡有句話叫“肚腹三裡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腸消化方面的問題,用足三裡裡就能治好。脾胃是孩子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多揉足三裡,麻麻好幸福!
咳嗽的剋星,就在肩胛骨
咳嗽估計是家長們最不願意聽到的聲音了,我自己就是這樣,一聽到孩子咳嗽,心裡就想,別是氣管炎肺炎了,揪心啊!分推肩胛骨,對各種類型的咳嗽:熱咳、寒咳、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都有幫助,操作也很簡單,用雙手沿雙肩肩胛骨骨縫做彎月形從上往下推就可以了,200-300次為宜。
清天河水,就像給孩子喂退燒藥
天河水的一條線是從勞宮穴一直到曲澤穴,正好是心包經的位臵,逆推心包經,可以起到瀉火清熱的作用。另外,中醫講,心包經與三焦經互為表裡。三焦經協調著五臟六腑,可以調通水道、運化水穀,所以它還有補脾土的作用。這個手法對於那些夜裡手腳心發熱,汗出燒不退,煩燥難眠,夜咳不止等熱性病症,最為有效。清天河水以300次為宜,推時要在寶寶的小臂上抹些潤膚乳,防止擦傷皮膚。
擦後腦勺,四肢協調長高個
小腦是我們的管四肢的,所以,多推小腦,就能刺激孩子的胳膊、腿生長啊!那個子還不長得高高的?推小腦的方法很簡單,用手掌輕輕橫著推就可以了。很多早產、低體重的孩子,用這個方法,個子都長得又高高壯壯的。
捏脊,比吃啥保健品都管用
脊就是脊柱,從中醫上講是督脈、膀胱經的所過之處,經常捏可以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每天6次左右就可以了。
揉頭頂,孩子越來越聰明
小孩子的頭頂有個穴位叫百會穴,在兩個耳朵連線的中點,通俗地說就是頭頂的中心處,經常按這個穴位可以生髮陽氣、醒神開竅、益智健腦。百會穴四周,還有四個穴位,中醫上叫“四神聰”,啥意思呢?四路神仙各守一方,讓腦子更聰明!每天晚上一手扶住寶寶的頭,另一手的四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置於四個神聰穴上,輕揉兩三分鐘,並反復搓擦百會穴。孩子不僅更聰明,而且讓晚上睡得著、睡得香!
結語:每個人從小的時候都會經歷很多次打針,但是基本上大部分的寶寶都會很害怕打針,那麼寶寶害怕打針怎麼辦呢?騙寶寶說打針不疼這樣真的好嗎?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有所瞭解了吧!
教孩子們一些方法來戰勝恐懼感
父母可以教孩子們怎樣運用他們的想像力來幫助孩子們在打針的時候保持冷靜和自信。在孩子們打針的時候,父母可以讓孩子們想像一下打完針他們就能夠拿著棒棒糖離開了。
孩子們害怕打針可能害怕針頭
孩子們之所以害怕打針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們對打針有一些不好的經歷。因此,如果孩子們在打針的時候非常的崩潰,完全不配合醫生的話,那麼,孩子們可能就有針頭恐懼症了。對於父母來說這可能沒什麼,但是孩子們非常激烈的反抗可能還是需要一定的醫療護理。
孩子身上有8個地方,一碰病就好
四縫穴就是孩子的“健胃消食片”
孩子平時如果總是食欲不振、吃什麼都沒胃口,或者出現胃脹、腹脹時,這時候可以掐一掐孩子雙手的四縫穴。四縫穴就是指孩子食指、中指、無名捐、小指上靠近手掌的第一指關節的4個橫紋。家長可以用大拇指的指甲掐揉孩子雙手的四橫紋,力度以孩子稍有痛感但又能接受為宜,每個手指掐2~3分鐘。
這個方法治食積、腹脹、消化不良等效果非常好,所以又被大夫稱為小兒推拿裡的“健胃消食片”。
龜尾穴又叫“拉屎穴”,小兒便秘就找它
龜尾穴位於人體臀部的尾椎骨處,其實就在屁股上的尾巴骨的地方。中醫認為揉龜尾穴能通調督脈之經氣,可以調理大腸,對通便有一定效果。揉龜尾時家長用大拇指指腹輕按於龜尾穴上,然後做輕柔緩和的迴旋轉動,以300次左右為宜。
足三裡,孩子肚子不舒服就找它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對消化系統有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比如腹瀉了按摩它可以止瀉,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們中醫裡有句話叫“肚腹三裡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腸消化方面的問題,用足三裡裡就能治好。脾胃是孩子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多揉足三裡,麻麻好幸福!
咳嗽的剋星,就在肩胛骨
咳嗽估計是家長們最不願意聽到的聲音了,我自己就是這樣,一聽到孩子咳嗽,心裡就想,別是氣管炎肺炎了,揪心啊!分推肩胛骨,對各種類型的咳嗽:熱咳、寒咳、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都有幫助,操作也很簡單,用雙手沿雙肩肩胛骨骨縫做彎月形從上往下推就可以了,200-300次為宜。
清天河水,就像給孩子喂退燒藥
天河水的一條線是從勞宮穴一直到曲澤穴,正好是心包經的位臵,逆推心包經,可以起到瀉火清熱的作用。另外,中醫講,心包經與三焦經互為表裡。三焦經協調著五臟六腑,可以調通水道、運化水穀,所以它還有補脾土的作用。這個手法對於那些夜裡手腳心發熱,汗出燒不退,煩燥難眠,夜咳不止等熱性病症,最為有效。清天河水以300次為宜,推時要在寶寶的小臂上抹些潤膚乳,防止擦傷皮膚。
擦後腦勺,四肢協調長高個
小腦是我們的管四肢的,所以,多推小腦,就能刺激孩子的胳膊、腿生長啊!那個子還不長得高高的?推小腦的方法很簡單,用手掌輕輕橫著推就可以了。很多早產、低體重的孩子,用這個方法,個子都長得又高高壯壯的。
捏脊,比吃啥保健品都管用
脊就是脊柱,從中醫上講是督脈、膀胱經的所過之處,經常捏可以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每天6次左右就可以了。
揉頭頂,孩子越來越聰明
小孩子的頭頂有個穴位叫百會穴,在兩個耳朵連線的中點,通俗地說就是頭頂的中心處,經常按這個穴位可以生髮陽氣、醒神開竅、益智健腦。百會穴四周,還有四個穴位,中醫上叫“四神聰”,啥意思呢?四路神仙各守一方,讓腦子更聰明!每天晚上一手扶住寶寶的頭,另一手的四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置於四個神聰穴上,輕揉兩三分鐘,並反復搓擦百會穴。孩子不僅更聰明,而且讓晚上睡得著、睡得香!
結語:每個人從小的時候都會經歷很多次打針,但是基本上大部分的寶寶都會很害怕打針,那麼寶寶害怕打針怎麼辦呢?騙寶寶說打針不疼這樣真的好嗎?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有所瞭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