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功是要達到防病治病、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 但是少數人在練功中出現一些偏差, 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糾正經驗和方法, 不僅沒有去病, 反而增加痛苦。 因而有的人對氣功能治病喪失信心, 甚至將氣功說得一無是處。 其實, 這並不是氣功本身的問題。 氣功既能使人出偏差, 說明練功已經產生作用, 不過這個作用不是想要達到治病的目的。 這是剛剛開始的一種現象, 因為剛開始練功的人, 身體裡有各種不同的病灶, 氣血不調和, 經絡不暢通, 五臟六腑不通順, 或新陳代謝的功能紊亂, 練起功來就會出現各種反應,
但是有極少數人出現偏差, 原因主要是在他們在練功時沒有掌握好氣功的基本原則、要領和注意事項, 或存在急於求成的心理, 以致造成頭昏腦脹、泰山壓頂, 或頭帶金箍、昏沉欲睡、胸悶憋氣、心慌意亂、脖後緊縮、雙肩沉重、丹田鼓脹、氣團纏身、胸背寒熱、氣機亂竄、失控大動、漏氣遺精等現象, 氣功界將這些現象稱為練功中的偏差(古人叫做“走火入魔”)。 出現這種現象, 糾正的方法不外有兩種, 一是練功者自己糾偏;二是氣功師給予糾正。 兩者都能解除練功者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
一、出現偏差原因
1.氣貫頭頂, 頭暈腦脹, 精神失常, 不能控制。 其原因主要是不得練功要領, 用意領氣, 使勁催氣, 精神緊張, 肌肉用勁, 經絡緊縮, 因而形成氣往上沖, 積聚頭部, 不能及時下降。
2.氣往上沖, 出現胸悶、憋氣、心慌意亂等症。 主要是姿勢不準確, 全身沒有放鬆, 特別是意念用的太重, 或是機械地進行呼吸。
3.氣脹橫逆, 到處亂竄。 練功時腹部、腿部等處的肌肉沒有放鬆, 致使元氣運行到此處時, 因為經絡不暢通, 結果造成氣脹亂竄, 有時伴有痛感。
4.氣機失調, 陣寒陣熱。 冷如寒冰, 熱如湯煮。 初學不得要領, 心情迫切, 急於求成, 沒有按照練功要求進行, 致使練功時操之過急, 錯誤地緊緊地以意念引氣, 結果形成氣機紊亂。 在一般情況下,
5.忽然受驚、心跳、心慌, 甚至遺精、漏氣等症。 這是在練功的“入靜”中, 突然受到一聲巨響, 或者有人猛然呼喊, 或者有異物觸身致使受驚, 引起氣機紊亂, 形成心跳、心慌等症。
6.在練功中不由自主地動起來。 無論是站樁或是坐功, 如果身體突然不由自主地動起來, 請不要驚慌, 這是由於在氣功的狀態下氣機發動的結果。 手腳產生舞動的現象, 應當順其自然地動作, 意念不要制止它, 意念也不要支持它動, 思想要保持安靜。 意念守住丹田, 不去想它動與不動的事。 這樣動完了, 就自然地安靜下來。 安靜下來後, 用收功法將元氣收回丹田即可。
7.練功時手腳發涼是什麼原因?原因有兩種。
二、自我糾偏法
1.頭昏腦脹、泰山壓頂等症:全身由上往下逐漸放鬆, 心領氣往下到湧泉穴。 如此反復行之, 直到頭腦清爽時為止。 練完後用左右雙手的大拇指按住左右的風池穴, 兩手的中指同時按住太陽穴, 旋轉揉動30~50次。
2.胸悶、心跳或氣脹橫逆等症:把意念放在兩手掌後腕橫紋上二寸的內關穴上, 口中向外“噓”氣,
3.腹痛、腹脹、小腹悶熱等症:把意念放在兩側膝眼外下三寸足三裡穴上, 意守不動, 呼氣長, 意想病氣從這裡出去, 吸氣不去管它, 疼痛自然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