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症宜補, 實症宜瀉, 盡人而知之者。 然或人虛而症實, 如弱體之人, 冒風傷食之類;或人實而症虛, 如強壯之人, 勞倦亡陽之類;或有人本不虛, 而邪深難出;又有人已極虛而外邪尚伏。 種種不同, 若純用補, 則邪氣益固;純用攻, 則正氣隨脫, 此病未愈, 彼病益深。 古方所以有攻補同用之法, 疑之者曰:兩藥異性, 一水同煎, 使其相制, 則攻者不攻, 補者不補, 不如勿服;若或兩藥不相制, 分途而往, 則或反補其所當攻, 攻其所當補, 則不惟無益, 而反有害, 是不可不慮也。 此正不然, 蓋藥之性, 各盡其能, 攻者必攻強, 補者必補弱,
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攻補寒熱同用論--《醫學源流論》卷下
2017-03-07
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