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事, 惟以口舌之爭而無從考其信否者, 則是非難定。 若夫醫則有效驗之可征, 知之最易。 而為醫者, 自審其工拙亦最易, 然而世之擇醫者與為醫者, 皆憒憒而莫之辨, 何也?古人用藥, 苟非宿病痼疾, 其效甚速。 《內經》雲:一劑知, 二劑已。 又雲:覆杯而臥。 傷寒論雲:一服愈者, 不必盡劑。 可見古人審病精而用藥當, 未有不一二劑而效者。 故治病之法, 必宜先立醫案, 指為何病, 所本何方, 方中用某藥專治某症, 其論說本之何書, 服此藥後於何時減去所患之何症。 倘或不驗, 必求所以不驗之故, 而更思必效之法;或所期之效不應,
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病必考其驗否論--《醫學源流論》卷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