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後世脈法時代的學術的背景及其影響

從西晉時王叔和著《脈經》開始, 脈法就進入了後世脈法時期, 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這個時期之中。 它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現代。 這段時間亦正是祖國醫學發展壯大, 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貢獻的時期。

脈診雖然並沒有在醫學話動中百分之百的參與, 例如若干方書就是不言脈的, 但在醫家的診療工作中, 脈診是絕不可少的常規診查方法, 儘管某畦方書不言脈, 僵·醫家在用方時亦是要診脈辯證的, 撿方用藥只不過是一般人不正規的醫療而已, 就是所謂“草澤之醫”, 用地方草藥治療,

亦不見得都是不診脈的, 所以在漫長的歷史時期, 大量的醫學實踐亦就是脈診的實踐, 脈診亦隨著醫學的發展而得到發展。 諸如隋唐醫學之盛。 宋代雕版印刷術興起, 引起醫書大量流布, 國家考試管理醫學, 與醫學教育的日趨完善, 專科的專家專著的出現, 金元的學術爭鳴, 流振興起, 明代培本等新流派、明清傷寒、溫熱派的發展與興起, 以及各科的新成就, 各個歷史時期各民族之間, 中外之間的學術交流等等, 都對脈學予以影響和促進。

《脈經》以後, 它的學說方法成為惟一無二的正宗, 雖然人們稱道《內經》, 忡景等, 但實際都是《脈經》體系的。 在《脈經》以後, 脈學專著及專論數量是非常多的, 對《脈經》做了大量的補充, 使後世脈法得到不斷豐富提高。

又對《脈訣》進行大量的批判工作, 保衛了《脈經》, 亦保衛發展了後世脈法。 為了適應臨床的需要, 在方法上亦做了某些“調整”, 如“三部九候”肯定井使用《難經》的方法而不用《內經》的方法;將《內經》的“人迎脈口診法”政為左人迎右氣口等等。

脈學的發展與醫學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的。 在這段封建社會的歷史時期, 使醫學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 面脈學所受到的限制亦是明顯的, 例如獨診寸口法亦有一定的社會因素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