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元以降醫書、醫案、方書中脈法的位置與應用
宋以來醫學專著與專科著作日多,但是此時方書、脈書分成兩個系列的形式已經定型,其中尤其是脈書以脈為主列出病證的形式的影響所及,在醫書著作裡亦多是論列證候治治療而不及脈,亦以兩個系列的形式出現。我們看...
2017-02-17 -
《太素脈法》
《太素脈法》 脈學著作《讀書敏求記》稱:“唐末有樵者,于其石寶函中得此書。” 《四庫全書總目》記載:“《太素脈法》卷,不著撰人名氏,其書以診脈辨人貴賤吉凶,……其說荒誕,蓋術者所依託。” 並...
2017-03-07 -
《脈經》的著成與後世脈法
《脈經》是祖國醫學的第一部脈學專書。成就是總結過去,開創未來,完成後世脈法,在規定脈名及其指標,對寸、關、尺分部及分主臟腑,與將脈象進一步與病證聯繫結合等,都做了完備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權威性,使脈...
2017-03-07 -
《脈經》對後世的影響
《脈經》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大的。自《脈經》出來以後,脈法就一變而為王叔和的方法了,例如《千金方》論脈全文錄取了第一卷二十四脈的脈名與脈形,《千金翼方》雖是正了革牢的問題,但脈名脈形原則上還是同於《...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扁鵲陰陽脈法第二
脈平旦日太陽,日中日陽明,哺時曰少陽,黃昏日少陰,夜半日太陰,雞鳴日厥陰,是三陰三陽也。 少陽之脈乍小乍大乍長乍短,動搖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陽之脈洪大以長,其來浮於筋上,動搖...
2017-03-07 -
後世脈學的成就
1、引古說為誇用 脈學著作沿著《脈經》的路線,凡古代脈學中能為後世所用的都繼承到後世脈學中來了,有時限於獨取寸口法的形成,亦予以變通發展的繼承。如《內經》的四時脈本為弦、鉤、毛、石,鉤脈,後世不用...
2017-03-07 -
後世脈法時代的學術的背景及其影響
從西晉時王叔和著《脈經》開始,脈法就進入了後世脈法時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這個時期之中。它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現代。這段時間亦正是祖國醫學發展壯大,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
2017-03-07 -
後世脈法的合理性
後世脈法自《脈經》起已實行將近兩千年,其間雖有補苴但發展變化不大,學術性的較大工作不過是對偽《脈訣》的考辨批判問題而已。正如日本人丹波元簡氏在《脈學輯要》中說的:“蓋嘗究之,從前脈書,叔和而降,支...
2017-03-07 -
趺陽脈診脈法
趺陽脈為足陽明胃脈,在足背沖陽穴處。胃為後天之本,診趺陽脈以候脾胃之氣,對於保胃氣扶正祛邪有重要意義,故《傷寒雜病論》中,以趺陽脈診斷疾病亦較多應用。 1、浮脈趺陽脈浮多為胃虛。如“趺陽脈浮,浮則...
2017-03-07 -
少陰脈診脈法
少陰脈指足少陰腎脈而言,位於太溪穴處。少陰為陰陽氣血之本,《素問·三部九候論》中有“下部地,足少陰也”。但亦有指手少陰心脈者,位於神門穴,即《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述“中部人,手少陰也”以候心氣的盛...
2017-03-07 -
寸口、跌陽診脈法
寸口脈主五臟,為脈之大會;跌陽脈主脾胃,為後天之本,故寸口、跌陽脈合診,既可診斷五臟之氣,特別是心、肺之有餘不足,又可診斷後天脾胃之氣,故更為全而,認證更為準確。如日: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
2017-03-07 -
寸部、尺鬱診脈法
1、寸微尺弱“問日: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日: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日:假令寸日脈微,名日陽不足,陰氣上人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日:何謂陰不足?答日:尺...
2017-03-07 -
《難經》脈法對後世的影響
《難經》在脈法上對後世的影響是大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難經》提出的獨取寸口這個獨佔醫壇的診脈方法,這就使後世脈法都成了《難經》的繼承者。 《脈經》作為脈法的經典性質的文獻,除去在《難經》的基礎上完...
2017-03-07 -
《難經》脈法的成就和特點
《難經》脈法最大的成就和特點無疑是它提出又被後來一直採用的,獨取寸口脈法。儘管某些內容還不夠完備完善,但當時基本上達到了能夠臨床使用的水準了。在其後不久,上叔和著《脈經》予以補充完善《難經》應當是...
2017-03-07 -
溫陽散寒通脈法治療多灶性運動神經病
多灶性運動神經病是一種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臨床表現為非對稱性進行性肢體無力,以遠端受累為主,電生理檢查在1根或多根運動神經上存在持續性多灶性傳導阻滯,而感覺神經沒有或輕微受累。現代醫學對該病的病因與...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