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佛手柑真假識別

中藥裡的佛手柑又稱佛手、福壽柑, 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 柑果頂端分裂如拳, 或張開如佛指, 故又稱五指柑。 佛手性溫, 味辛苦酸, 具有芳香理氣, 健胃止嘔, 化痰止咳的功效, 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 胸悶氣脹, 嘔吐, 痰飲咳喘、肝胃氣痛等症。 還可用于解酒。 《滇南本草》載佛手柑“補肝暖胃, 止嘔吐, 消胃寒痰, 治胃氣疼痛, 止面寒疼, 和中行氣”, 《本草再新》亦載: “(佛手)治氣舒肝, 和胃化痰, 破積, 治噎膈反胃, 消症瘕瘰鬁。 ”市場上有以葫蘆科植物佛手瓜的乾燥果實切片冒充佛手柑, 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佛手柑

鮮佛手:果實下部為圓形,

近柄處略窄, 有殘留果柄或柄痕;上部分枝, 為圓柱形, 如手指狀, 屈伸不一, 長短參差, 一般長12~16釐米,頂端稍尖或扭曲;外皮橙黃色或綠褐色, 有縱橫不整的深皺及稀疏的疣狀突起, 較平坦的地方可見細密的窩點, 皮約1.5~4毫米厚, 內面果肉類白色或黃白色, 中心有兩條縱行筋絡狀條紋, 直達頂端;質較軟而韌;聞之氣味芳香, 口嘗味酸苦。

佛手片:片大質薄, 多皺, 黃邊白肉, 花紋明顯;質硬而脆, 受潮後柔韌;聞之氣香, 口嘗味微酸而後苦。

偽品佛手瓜

果實長梨形, 有明顯的5條縱溝, 瓜頂有一條縫合線, 果實外表為綠色至乳白色, 具不規則的縱皺紋, 偶見乳狀突起, 無凹點;果肉乳白色, 散有點狀縱管束, 中央具明顯的中脈,

上半部有大型的子房室, 具一枚種子, 果肉與種皮緊密貼合, 不易分離;種子扁平, 紡錘形。 偽品常切為長圓形薄片, 乾燥後皺縮捲曲, 上半部稍寬, 有時頂端淺裂為兩瓣, 不呈指狀分枝;乾燥片質硬脆, 粉性;聞之氣微, 口嘗味微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佛手柑醇提取物對腸道平滑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對乙醯膽鹼引起的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的解痙作用;能擴張冠狀血管、降低血壓、防止心肌缺血;所含的佛手多糖對多環節免疫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 促進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明顯對抗環磷醯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佛手柑中的揮發油可以提練出略帶花香的精油, 可治療憂鬱和焦慮症, 包括神經疲勞、神經性失眠、心力交瘁等,

可以舒緩壓力、放鬆精神等多方面作用, 而佛手瓜既不與佛手柑為同科植物, 又不具備佛手柑的各項功效, 大多做為蔬菜食用, 故不可代替佛手柑藥用, 兩者要仔細辨別, 以免誤用偽品, 貽誤治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