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足療指南 做藥浴要謹慎

編者按:很多人為了達到養生的目的, 都會選擇做足療, 而足療藥浴更是受到大眾的青睞~但是做藥浴注意事項你知道幾個?

藥浴對人體具有獨到功效, 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 藥浴作用機理概言之, 系藥物作用於全身肌表、局部、患處, 並經吸收, 循行經絡血脈, 內達臟腑, 由表及裡, 因而產生效應。 >

藥浴足浴, 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調臟腑、通行氣血、濡養全身等養生功效。

“帝王般的享受, 就是把腳當臉伺候著。 ”在電影《非誠勿擾2》裡, 葛優如此調侃足療。 玩笑歸玩笑,

如果不瞭解身體情況, 盲目地“伺候腳”, 不但不享受, 還可能要命!專家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足療、藥浴、中藥薰蒸等保健專案。

按的是腳 不料堵上了肺

上週末聚餐後, 廖先生與幾位同事到一家洗浴中心做足療。 三個多小時後, 他突然感到胸部又悶又疼, 呼吸困難, 咳嗽不止, 甚至咳出了血。 同事們急忙將他送到醫院。 醫生診斷, 病症是肺栓塞, 經過搶救才轉危為安。

在鬼門關前走一遭, 赫先生萬萬沒想到, 足療竟是導火索。 醫生經過詳細的檢查和問診後發現, 幾年前, 廖先生的右側小腿受過傷, 傷處的下肢深部靜脈壁上, 已經形成了血栓。

專家介紹:“像足療、松腿等按摩, 可能導致這些血栓脫落, 隨著血液回流進入肺動脈,

而肺動脈的部分血管很狹窄, 血栓走到這兒就卡住了, 就會造成肺栓塞, 嚴重的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

足療保健 泡藥浴注意事項

(1)飯前、飯後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藥浴。 飯前藥浴, 由於腸胃空虛, 洗浴時出汗過多, 易造成虛脫。 飯後立即藥浴, 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 血液趨向體表, 不利消化, 可引起胃腸不適, 甚至噁心嘔吐。

(2)全身藥浴後應慢慢從浴盆中起身, 以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造成一過性腦部缺血, 眩暈。

(3)洗浴時間不可太長, 尤其是全身熱水浴。 由於汗出過多, 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 體表血液量增多, 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 如一旦發生暈厥, 應及時扶出浴盆, 平臥在休息室床上, 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

補充體液與能量。 或用冷水洗腳, 使下肢血管收縮, 頭部供血充足。

(4)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 以免興奮, 影響睡眠。

(5)藥浴溫度應適度, 以免燙傷皮膚。

(6)藥浴時, 室溫不應低於20℃, 局部藥浴時, 應注意全身保暖, 夏季應避風, 預防感冒。

(7)外用藥浴不可內服。 可以重複使用, 用時可加溫, 一劑藥可使用數次, 一般冬季一劑藥可使用5~7日, 夏季可用2~3日。

結語:想讓自己身輕體強, 做藥浴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但在此之前, 你一定要弄明白自己是否是適合的人群!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