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 天氣乾燥, 這個時候飲食要有所調整, 那麼秋季飲食要注意什麼呢?秋季養生飲食首先要多喝水, 粥、湯這些溫食也要適當食用。 多吃蜂蜜、魚、茶、秋果對緩解秋燥有好處, 還要注意少吃辛辣及寒涼食物。 1、多喝湯
在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 湯是一種營養豐富又最容易消化的食物。 經科學調查表明, 在6萬多接受營養普查的人中, 那些營養良好的人, 正是經常喝湯的人。 因此, 喝湯一種極佳的食療方法。 各種煲湯營養都極為豐富, 並且易於消化吸收。 多喝湯對調節口味, 補充津液, 增強體質都非常有利,
健康喝湯, 做法很重要。 不少人對熬湯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覺得煮得越久, 食材裡的營養物質就越容易溶解到湯裡。 實際上, 在食材允許的情況下, 熬湯的時間一定要盡可能短, 否則容易破壞食物中的氨基酸類物質, 使嘌呤含量增高, 營養成分流失。 魚湯的最佳熬制時間在1小時左右, 雞湯、排骨湯一般在1至2小時左右, 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 以減少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的損失, 且水面要沒過蔬菜, 以和空氣隔離, 從而減少營養損失。
2、多吃蜜
秋季養生要防燥。 蜂蜜具有潤肺止咳、養顏、通便等作用, 這個時候吃最合適了。 自古以來蜂蜜就是一種純天然的營養保健品, 它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
大家常用的沖水方法, 一般是用溫開水沖蜂蜜, 很多朋友著急沒用耐心, 所以總會在水剛開的時候就加入蜂蜜, 這樣是很破壞裡面的營養。 應該儘量用溫水沖, 才不會破壞裡面的能量。 在平常飲用的果汁, 或者奶裡面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蜂蜜。 充分的攪勻, 這就是很有營養的一般蜂蜜果汁了。 水果裡面還有蜂蜜的甜蜜, 很多朋友會喜歡這種味道。
3、多喝水
秋季天氣非常乾燥, 多喝水不僅可以起到滋陰潤肺的功效, 同時可以提高免疫力,
當你口渴的時候, 就表示你的身體已經嚴重的缺水了, 那是身體像你發出的警告信號。 所以, 在不渴的時候就要適當的喝水補充水分啦。 雖說補充水分很重要, 但是一次喝太多, 不但不利於吸收, 反而會導致水中毒。 所以, 最好分次飲用, 一次不要超過250毫升。
4、多喝粥
初秋時節, 仍然是濕熱交蒸, 以致脾胃內虛, 抵抗力下降, 這時若能吃些溫食, 特別是食用粳米粥或糯米粥, 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
粥是此時調節脾胃最好的飲食, 秋天的早晨喝碗粥, 既可瀉秋涼, 又能防秋燥。 同時, 感冒時也建議多喝熱粥, 因為喝粥有助人體發汗、散熱、祛風寒, 能夠有效促進感冒的治癒。 同時, 大部分人在感冒後會胃口變差、沒有食欲且腸胃消化系統處於欠佳狀態, 而喝粥可以促進腸胃的吸收。 此外, 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 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