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會出現心律失常的情況, 因為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只有做好自身的預防護理工作, 這樣一旦出現任何的情況就可以及時的進行搶救。
心律失常日常護理方法
1、要避免環境的干擾
患有心律失常的病人不要去一些熱鬧、噪音大的地方, 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異常情況。
由於很多外界因素如喧嘩、噪音等都可能影響到患者的心情, 這些不良刺激的作用極有可能導致病情的加重。 因此患者應該儘量在清靜的環境下休息, 在生活中要少做繁重的體力勞動,
2、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心律失常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對病情的康復是有幫助的。 為了促進心功能的恢復, 也要通過日常飲食來補充一些必須的營養元素, 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於心臟保健都是非常重要的, 缺少這些物質的話, 疾病的治療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患者的飲食需要安排得豐富一些, 而且還要儘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可以營養元素可以被充分的消化、吸收, 更好的被人體利用。
3、要注意多休息
心律失常一旦出現, 會導致患者的心功能嚴重受損, 會導致血運受到直接的影響, 一旦身體的多個系統和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供,
4、心理護理
一些日常的小情緒就會影響心率, 這是心率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日常的預防過程中, 最好是保持心態的平和。
心律失常的飲食原則
1、限制熱量
心律失常患者應限制熱量的攝入, 不要過度飲食, 以減少食物的總熱能卡。
2、限制蛋白質
心律失常患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特別是合併高血壓和心力衰竭時, 更要嚴格控制食物中的蛋白質。
3、限制脂肪
心律失常患者應減少膽固醇攝入, 少吃高脂肪食物, 多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4、限制鹽和水
心律失常患者應限制水和鹽的供給, 特別是發生水腫的患者, 更應嚴格控制, 以免過多攝入給自己帶來危險。
5、多食果蔬
心律失常患者應補充足量的富含維生素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以維持心肌的營養和脂類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