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藥“蘇門”三才子

古有蘇門三學士, 即蘇門三大才子, 蘇洵、蘇軾、蘇轍, 三人文學造詣很深, 光耀門楣, 併入唐宋八大家, 傳為千古佳話。 今有中藥三才子, 即紫蘇身上三件寶, 蘇葉、蘇梗和蘇子, 它們同是一母所生, 功效卻各異, 但都是臨床常用的藥物。 是中醫治病的好幫手, 所以稱它們中藥三才子。

蘇葉, 即紫蘇的葉子。 《藥品化義》曰:“紫蘇葉, 為發生之物。 辛溫能散, 氣薄能通, 味薄發洩, 專解肌發表, 療傷風傷寒, 及瘧疾初起, 外感霍亂, 濕熱腳氣, 凡屬表證, 放邪氣出路之要藥也。 ”中醫藥性理論認為, 凡葉多發散, 利用這一規律, 發現蘇葉、薄荷葉、藿香葉、荊芥葉、荷葉等,

歸於上焦心肺, 善於宣發風邪, 這也是它們質輕容易走上焦的道理。 治上焦如羽, 所以這些略帶辛味的植物葉子, 更容易走上焦肌表, 以發汗祛風。 所以蘇葉能夠讓氣機往頭面肌表宣發。 有個名方香蘇散, 主要有香附、紫蘇葉、陳皮、甘草, 就是利用蘇葉解表散寒的功效。

蘇梗, 即紫蘇的莖部。 《藥品化義》曰:“入脾、胃、肺三經。 理氣, 舒鬱, 止痛, 安胎。 治氣鬱, 食滯, 胸膈痞悶, 脘腹疼痛, 胎氣不和。 ”中醫藥性理論認為, 凡莖中空疏鬆者, 必善於通風理氣, 就像蘇梗、荷梗、通草、竹茹、蘆根等, 因此, 蘇梗偏於寬胸理氣, 順氣安胎, 像痰氣梗阻咽、食管、胃, 就用蘇梗。 臨床上的半夏厚朴湯裡常用蘇梗, 治療梅核氣。

蘇子, 紫蘇的種子,

《藥性賦》曰:“紫蘇子兮下氣涎”, 認為蘇子的功用主要是降氣消痰, 平喘, 潤腸。 用於痰壅氣逆, 咳嗽氣喘, 腸燥便秘。 中醫藥性理論認為, 諸子皆降, 就是說, 種子類藥物, 是從植物枝頭上將要往下面掉, 質重是精華的凝練, 所以它們善於降氣達下焦。 像我們常用的三子養親湯, 有蘇子、白芥子、萊菔子, 這三味藥最善治療老年人胸中痰喘咳逆, 它們能降氣消痰, 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為何有養親之義?古人認為大多數高年父母容易有老痰頑痰梗阻在胸中, 故創此方來順氣化痰, 以盡孝道。

通過紫蘇身上的三味藥, 我們會發現藥物不同部位的藥性特點各不相同, 葉多發散, 梗多通氣, 子多降下。 如果我們觸類旁通, 靈活運用, 一定能夠更好地掌握藥物的性能並運用於臨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