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吳茱萸的來歷

吳茱萸的來歷, 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 稱為吳萸。 有一年, 吳國將它作為貢品進獻楚國, 楚王見了大為不悅, 不聽吳臣的解釋, 將其趕了出去。 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 一日, 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 胃痛難忍, 諸藥不效。 此時, 朱大夫將吳萸煎湯治好了楚王的病。 當楚王得知此事後, 立即派人前往吳中道歉, 並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 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 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吳茱萸, 又名吳萸、淡吳萸, 為芸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將近成熟的果實。

中醫認為, 吳萸辛、苦、熱, 入脾、胃、肝經, 有散寒止痛, 疏肝行氣, 和胃止嘔之功, 本品能溫中散寒而止痛, 又善解肝經之鬱滯, 常用於肝胃不和所致的嘔吐吞酸及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 泄瀉等, 尤以止痛、止嘔效果顯著。 《本草綱目》言其:“辛熱能散能溫, 苦熱能燥能堅, 其所治之症, 皆取其散寒溫中燥濕解鬱之功也。 ”《本經》言其:“溫中下氣, 止痛, 咳逆寒熱, 除濕血痹。 ”吳茱萸辛香氣濃, 內服外用均可.對各科疾病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