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酒的來源現在還沒有人能斷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早在基督誕生的50年以後, 以醒酒為目的的葡萄栽培就已出現在法國的東北省份, 當時那裡是羅馬帝國的高盧地區(Roman Gaul)。 然而就在葡萄園開始繁盛的時候, 保守的羅馬皇帝多米帝安(Domitian)卻頒佈法令勒令拔除葡萄。
到西元282年, 多米帝安的繼任者普羅布斯(Prbus, 一個種植園主的兒子), 又廢除了這個法令, 從此有歡樂秉性的羅馬人開始為香檳的葡萄酒傾倒。 與義大利當時市場上製作低劣的葡萄酒相比, 這種來自高盧地區的新飲品可算的上瓊漿玉液了。 根據酒類作家派翠克·福布斯(Patrick Forbes)的記載, 當時的那些義大利酒通常要用一些諸如海水、樹脂、漿果和罌粟籽之類的物質來調味。
從5世紀羅馬帝國的沒落直到15世紀的文藝復興, 香檳的葡萄酒以它的芬芳醇厚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該省的地理位置。
西元455年, 匈奴王在馬恩河畔的沙隆地區附近(Chalons-sur-Marne)被擊潰, 遺憾的是, 在此之前, 20萬不同種族的人丟掉了他們的性命。 在接下來的1000年中, 香檳地區的繁榮昌盛和悲苦受掠相交替。 西元450年到 1000年之間, 蘭斯市(Reims)曾7次被燒殺掠奪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