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疾病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 從廣義說:發生在肛門、大腸上的各種疾病都叫肛腸病, 常見病100多種。 從狹義說:發生在肛門與直腸上各種疾病, 常見的有30多種。 肛門疾病手術後, 有時疼痛較重, 甚至導致小便困難。 那麼肛腸術後小便困難的原因是什麼?要怎樣進行治療呢?
肛腸術後小便困難主要因:
1、臥床後改變排尿習慣;
2、肛門局部或腸腔敷料填塞過多, 壓迫尿道;
3、麻醉因素。 麻醉使膀胱膨脹感覺遲鈍或消失, 膀胱過度膨脹失去張力;
4、尿道括約肌痙攣。 術後肛門疼痛, 使肛門括約肌痙攣, 由於肛門括約肌和尿道括約肌屬同一神經支配,
可採用以下方法治療:
1、500ml生理鹽水灌腸, 鬆馳肛門而使尿道括約肌也鬆弛;
2、熱水袋敷小腹和肛門會陰;
3、人造水滴聲刺激, 造成條件反射, 增強排尿感;
4、徵求醫生同意後松解包紮繃帶;鮮生薑或生大蒜刺激尿道口;
5、膀胱過度充盈, 採用導尿。 術後第一次小便排出後, 如仍感小便不暢, 可通過口服中藥八正散或車前子少量代茶飲來治療;
6、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 或0.5%普魯卡因10~20ml行長強穴封閉;
7、在臍下四橫指腹部正中線, 用指尖垂直向下按壓片刻, 當產生尿意感時即去排尿。
溫馨提示:肛腸術後要注重控制感染, 合理使用止痛劑。 手術切口良好, 感染及水腫均發生率低, 但在手術後需服用適當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