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虎撐, 是舊時行醫者手執的一種又叫作“串鈴”、“虎銜”和“報君知”的物件, 據說是唐代名醫孫思邈發明的。 後來, 遊醫郎中為顯示自己也有名醫孫思邈那樣的醫術, 手裡也都拿著這樣的鐵環, 作為行醫的標誌。 醫生們搖動虎撐時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放在胸前搖動, 表示是一般的郎中;與肩齊平搖動, 表示醫術較高;舉過頭頂搖動, 象徵醫術非常高明。

清代張培仁著的《妙香室叢話》卷十四記載:平湖有一個小孩子, 臉龐又黃又瘦, 飲食減少, 多年來求醫治療總不見效。 一天, 忽然遇到一位搖虎撐串鄉行醫的大夫,

他手裡拿著的虎撐是一個鐵器, 形狀像梭子, 舉過頭頂, 搖起來琅琅作響。 大家都說這是個高明的大夫, 這個小孩子的病就求這位大夫治療。 只見, 大夫拿出一個釣線, 把藥餌粘子啊釣鉤上, 讓小孩張口吞下。 大夫慢慢地往外拽線, 好像在釣魚。 不一會兒釣鉤拽了出來, 還真釣出來個東西, 是一隻活著的小紅蟹。 這大夫說:病已除去了。 小孩家裡人很高興, 重謝了大夫。 這小孩子從此以後飲食增加, 越來越壯實。

該書還記載:有一個乞丐背上長了一個瘤子, 大得像能盛五斗米糧食的口袋。 他每天駝著這個瘤子在街上乞討, 其困苦異常。 後來遇到一位把虎撐搖過頭的大夫, 給他說:“你能討來兩千錢, 給我去配藥, 我就為你醫治。 ”街上的人們都想看看這位大夫怎麼治病,

於是大家踴躍出錢, 湊夠了兩千錢給了大夫。 大夫約乞丐第三天再來。 到了那天, 大夫找到一處空地, 挖了個坑, 寬約一尺, 深約兩尺。 大夫讓病人光著背赤著腳坐著, 用長針直刺他的腳心, 紮進去有幾寸深。 而後讓病人靠近坑邊站著, 大夫用手摩挲他後背的大瘤子。 過了很長時間, 病人背上的瘤子漸漸萎縮癟了下去。 大夫讓他抬起頭來看時, 坑內膿血已滿了。 大夫又拿出紅色的藥末, 用水調和, 抹在病人後背萎縮的皮膚上, 又約定三天后再來。 到了那天這大夫就用剪刀把病人背上萎縮的皮全部剪乾淨了, 乞丐感覺如釋重負。

看來, 敢把虎撐搖過頭的大夫, 還真是不一般, 他們的醫術真的很神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