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胃液吸入氣道可引起哮喘發作。 胃食管反流症狀的發生率為45%~60%;胃燒灼熱感症狀約77%, 反酸感覺者約55%。 任何可致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降低的因素均可加重反流。 化學物刺激反應使肺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 嚴重時可導致ARDS的發生。
臨床表現
1.哮喘患者出現噁心、泛酸、上腹部燒灼痛表現。
2.胃食管反流可同時伴急性吸入性肺炎、肺膿腫等, 吸入量大時可使pH降低, 嚴重破壞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和正常肺組織, 化學物刺激反應使肺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 嚴重時可導致ARDS的發生。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酸鹼度測定胃食管反流吸入量大時可使PH降低。
2.其他輔助檢查
在激發試驗中, 若酸性液體流入氣道, 那麼支氣管痙攣作用將增加2倍以上。
診斷
夜間咳嗽、喘鳴、胸悶、喘息突然發作者伴有噁心、反酸、上腹部燒灼痛, 尤以體位變化時加重, 或在應用茶鹼類治療後症狀加重, 則可初步診斷為哮喘伴有胃食管反流, 需排除少數肥胖者由於腹部脂肪增多、腹部膨脹、胃內壓增加引起反流者。 對疑有吸入胃液患者, 可行雙通道24小時測定食管胃pH以確定診斷。
治療
對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哮喘急性發作, 除按常規的哮喘急性發作處理外, 應對反流進行必要治療。 對其特殊性的處理包括:
1.注意飲食及糾正體位
飲食和生活習慣對胃食管反流很重要,
2.藥物治療
(1)H2拮抗藥
劑量要足, 但不與抗酸藥同時使用。
(2)抗酸藥
抗酸靈、複方鋁酸鉍(胃必靈)類藥物可抑制和中和胃酸, 減少和降低胃液中H濃度, 有效地緩解反流症狀。
(3)多巴胺阻滯劑
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這些藥物可加速胃的排空, 對食管下段括約肌有一定的作用。
(4)質子泵抑制藥
對抗酸加H2拮抗藥治療不能控制反流者, 可使用質子泵抑制藥類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
3.其他
對少數因肥胖引起胃食管反流者應酌情減肥。 對以上治療症狀仍持續, 需重新對患者進行評估、檢查, 並可行食管內鏡, 尤其對那些伴有消瘦、貧血患者更應注意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
預後
影響哮喘預後的主觀因素、病人的年齡是非常重要的判斷指標之一, 通常情況下, 兒童哮喘和青少年哮喘的預後較好, 而老年性哮喘預後較差。
預防
1.對少數因肥胖引起胃食管反流者應酌情減肥。
2.飲食上應儘量避免產生胃酸過多的食物。
3.必要時需考慮抗反流手術治療。
胃型哮喘患者的飲食
飲食要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充足和平衡, 特別應增加抗氧化營養素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等。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胃型哮喘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胃型哮喘在我們生活中時有發生, 對於此類疾病我們有很多預防的措施, 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 以上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