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溫疫派的學術特點

一、以溫疫病為主要研究物件

溫疫, 是一種感受疫癘之毒而發生的急性熱病, 其特點是發病急, 病情險惡, 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能引起流行。 歷史上溫疫多次流行, 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溫疫派就是在與瘟疫鬥爭中逐漸壯大起來的。 其中有的善治火熱之疫, 有的善治燥熱之疫, 有的則善治溫熱相搏之疫, 還有的善治疫痧。 正是在對同一類疾病的治療中, 他們產生了相同的學術觀點, 從而形成流派。 需要指出, 由於傳統理論及時代的局限, 中醫關於溫熱病的分類上尚有不少不盡滿意的地方, 故不少醫家持溫疫即是溫病的主張,

如吳又可就“溫瘟不分”, 指出“夫溫者熱之始, 熱者溫之終, 溫熱首尾一體, 故又為熱病即溫病也。 又名疫者, 以其延門闔戶, 猶如徭役之役, 眾人均等之謂也”。 楊栗山亦將那些毒火深重, 發病急驟的熱性病均稱之為溫病。 但從他們的理法方藥分析, 主要是針對溫疫而設的。

二、強調溫疫有特殊的致病因素

他們大都否認傳統的風寒外感學說, 認為溫疫的病因是有別於風寒署濕燥火六淫之氣的“異氣”、“雜氣”、“戾氣”、“疫氣”。 這種氣無形可見, 無象可求, 無聲可聽, 無臭可聞, 且來去無定, 其若無方, 其至無時, 人一旦觸之, 便能產生遍于一方、眾人相同的疫情, 而且或發於村落, 或發於城市, 也不以年歲四時為拘。

這種特殊的致病因素大多從口鼻侵入人體, 不象風寒始於皮毛, 進入人體後, 又專入某臟腑經絡, 專發為某病。 他們還認為這種氣的種類很多, 不同的氣會引發不同的疾病, 如發頤、大頭瘟、蝦蟆瘟、瓜瓤瘟、疙瘩瘟所感染的氣是不一樣的。 溫疫派這種思想為臨床尋找特異性的治法方藥奠定了基礎。

三、強調溫疫有相對穩定的基本病機

就六經而言, 多在陽明;就臟腑而言, 多在肺胃;就性質而言, 是火, 是熱, 是毒。 有時也可出現太陽經證的頭痛項強, 腰痛如折;出現少陽經證的脅痛耳聾、寒熱口苦, 但病機不在太陽與少陽。 根源尚在陽明、肺胃之火熱毒氣, 因而溫疫派諸家臨證每抓住這些基本病機一治到底, 很少有按部就班、層層深入的治法。

例如劉河間治溫疫僅以汗下為大法, 前三日熱壯於表, 用汗法, 後三日熱重於裡, 即用下法, 且下之尤猛。 吳又可亦以表裡辨溫疫的傳變之機, 於裡證的治法論述更為詳細。 楊栗山認為“溫病皆裡證”, 擅用黃連解毒湯苦寒直折。 顯而易見, 溫疫派諸家與同為研究溫病的葉薛諸家在認識上是有較大差異的。

四、治療以祛邪為第一要義

由於溫疫傳變快, 病勢急, 毒火充斥, 溫疫派皆以祛邪為急務, 他們認為:攻邪為上策, 扶正祛邪為中策, 養陰為下策, 只有祛除邪氣才能保住正氣, 故各家均擅用攻擊性的療法, 如白虎湯大清氣熱, 承氣湯攻下逐邪, 黃連解毒湯苦寒直折、清熱解毒。 實際上, 以上療法尚不是溫疫家的最佳選擇,

按吳又可的觀點, 自然界一定存在著制克各種雜氣的藥物, “能知以物制氣, 一病只有一藥之到病己, 不煩君臣佐使品味加減之勞矣”, 但是由於受無形之雜氣為病, 不知何物能制, “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決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