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季上火會出現皮膚乾燥、大便幹結的現象, 所以寶寶皮膚乾燥時, 媽媽除了給寶寶塗抹潤膚霜外, 還要注意幫寶寶降火哦!
皮膚乾燥
如果孩子皮膚發幹發緊、乾燥脫屑, 甚至出現皮膚起皺、破裂等症狀, 往往是由於外界燥邪侵入體內, 損傷津液導致津液虧虛, 不能潤澤皮膚之故。
大便幹結
如果孩子大便幹結, 解手時比較困難, 或是好幾天也不排便, 就說明燥邪已傷及孩子的腸胃津液了。
燥咳不止
如果孩子出現乾咳無痰或少痰, 口乾舌燥等症狀, 一般是由於燥熱損傷肺陰所致的燥咳症,
寶寶上火常流鼻血
孩子鼻腔內的黏膜血管豐富且又非常脆弱, 燥熱的空氣容易引起鼻腔乾燥, 而導致毛細血管破裂而流血。
愛爛嘴角
如果孩子出現口角潮紅、起皰、皸裂、糜爛、結痂、張口易出血等症狀, 有時甚至連吃飯、說話都受影響時, 就說明孩子患上了口角炎, 即俗稱的“爛嘴角”。
多給小寶貝喝水養肺
引起秋燥的主要原因, 是由於空氣過於乾燥引起, 使身體裡缺水。 傳統醫學認為, 養肺可以驅走燥邪。 為了防止小寶貝被燥邪侵擾, 媽咪一定要多多給小寶貝的身體補充水分。 給小寶貝飲水, 不要一下子喝進去很多, 這樣反會給身體帶來不良作用, 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用的方式。
秋天, 正是各種果蔬上市的時候。 這些果蔬具有滋陰養肺的功用, 可以幫助小寶貝驅走身體裡的秋燥。 因此, 媽咪要多讓小寶貝攝取這些蔬菜和水果。 雖然梨對小寶貝是一種佳果, 但不宜吃得過多。 不然會傷脾胃, 反引起風寒咳嗽、胃部不適。 一定要選擇新鮮的甘蔗榨汁時, 發生黴變的甘蔗會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甘蔗外皮沒有光澤, 甘蔗肉聞起來發酸, 就不可再給小寶貝榨汁喝了。 給年齡較小的小寶貝吃石榴, 媽咪最好先把果粒剝下來, 弄碎後再給小寶貝吃。 以免果粒滑入氣管,
多給小寶貝進食防秋燥粥
秋燥可引起小寶貝體內津液不足。 粥能夠有助於清火、養胃、健脾。 如果在煮粥時, 適當加些梨、蘿蔔、芝麻等能夠生津養肺的食物一同煨煮, 那麼, 將會很有效地改善秋燥給小寶貝帶來的不適。
給小寶貝進補一些防燥養陰食物。
“入夏無病三分虛”。 經過一個酷暑, 小寶貝身體消耗很大。 根據傳統醫學,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進入秋季可給媽咪可給小寶貝補一些防燥養陰的食物。
山藥。 性味甘, 可健脾補肺益腎精、滋潤五臟, 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可把山藥切成小塊, 加上米煮成粥, 涼後食用, 具有溫補脾胃, 不燥不熱的特點。
把藕節切成小塊, 加水煮或加大米適量煮粥。 粥熟後, 少拌上一點白糖食用,
給小寶貝秋補, 不可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安全、效果好。 秋天燥氣易傷肺, 食補應以防燥養陰為主。 食物中少用蔥、薑、蒜、韭菜及辣椒等溫燥熱食物。 不然, 夏熱未清又生秋燥, 容易引發溫病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