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性支氣管炎的針灸治療

①體針

取穴:主穴;天突、肺俞、太淵。

配穴:實證配膻中, 列缺;風寒配風門, 重用灸法;痰濕盛配豐隆、章門, 針後加灸;喘甚配定喘;脾腎氣虛陪腎俞, 脾俞, 太溪;肝火灼肺配太沖。

操作:每次取主穴、配穴各2~3個, 天突穴針刺時, 針尖向下沿胸骨後壁斜刺1~1.5寸;背部俞穴斜向脊柱椎體深刺, 提插撚轉出現針感即酸、麻、脹感後, 留針20~30分鐘出針。 實證、熱證用瀉法;虛證、寒證用補法, 針後加灸。 每日或隔日1次, 10次為一個療程, 第二療程隔5天再針。

療效:共觀察50例, 臨床控制21例, 占42, 顯效17例, 占34, 有效9例, 占18, 總有效率94。

②艾灸(化膿灸)

取穴:主穴:a.肺俞、靈台、天突;b.風門、大椎;c.定喘、身柱、膻中。

配穴;膏盲。

操作:于小暑至白露之間施灸。 每年灸一組, 連灸2年。 第一年, 灸雙肺俞各7壯, 靈台、天突各14壯;第二年, 灸雙風門各7壯, 大椎4壯。 第三年, 灸雙定喘各7壯, 大椎、身柱各4壯。 體弱者, 第三年加灸雙膏盲穴各4壯。 將純艾製成黃豆大圓椎形艾炷, 灸前先以大蒜汁塗穴區以增加粘附性, 然後置艾柱以灸之。 灸時為了減輕患者疼痛, 可在穴周用手掌輕輕拍擊。 一炷燃完再換一炷, 據病情輕重及病人體質, 壯數可按規定數增換。 灸畢, 以消毒敷料或棉球蘸生理鹽水拭去穴區艾灰, 然後貼上淡膏藥或拔毒膏。 約7日左右, 可出現局部無菌性壞死, 如未出現, 則繼續著膚灸, 直到形成灸瘡, 再用生理鹽水清創, 覆蓋消毒敷料,

約30天左右癒合。

療效:以上法共觀察1087例, 臨床控制300例, 占27.6, 顯效393例, 占36.2, 有效276例, 占25.4, 無效118例, 占10.8。 總有效率為89.2。

③蠟燭灸

取穴:風門、肺俞、定喘、膻中、中朊、脾俞、腎俞、豐隆。

操作:將蠟燭點燃後, 待到溶化, 傾斜蠟燭對折所施治穴位, 讓溶化蠟燭滴於穴位上, 每穴可滴3~5滴, 待蠟涼凝後即揭去, 每日1次, 10次為一個療程, 一般1~3療程, 兩療程間休息3天。

療效:共治療180例, 臨床控制21例, 占11.7, 顯效85例, 占47.2, 好轉40例, 占22.2, 無效34例, 占18.9, 總有效率81.1。

④穴位敷貼

取穴:膻中、風門、肺俞。

操作:敷藥製備:牙皂、肉桂、麻黃、細辛、地龍、白芥子、二醜、生半夏、生南星、延胡索、沉香、征削索、甘遂、生川烏、丁香、百部、冬蟲夏草、麝香、冰片、鉛粉、香油等熬製成黑膏藥, 每帖膏藥重14克, 內含生藥6克。

用法:貼前用小火將膏藥熏烤至綿軟程度(勿使溫度過高,

以免灼傷皮膚), 然後貼於膻中、風門、肺俞穴。 五天換1次, 3次為一療程。 次年三伏天〔初、中、末夥)及立冬日各貼1次, 第三年中伏及立冬日再貼一次, 以鞏固療效。

療效:觀察216例, 臨床控制14例, 占6.5, 顯效52例, 占24, 好轉137例, 占63.4, 無效13例, 占6, 總有效率94。

⑤耳穴壓丸

取穴:神門、肝、腎、皮質下、內分泌、腎上限、對屏尖、肺。

操作:用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 放於0.5*0.5釐米大小的膠布上, 貼於以上穴位, 隔日調換1次, 左右耳穴交替, 囑病人每日撚壓耳穴4~6次, 以微痛為度。

療效:治療143例, 顯效66例, 占46.2%, 好轉74例, 占51.7, 無效3例, 占21%。 總有效率97.9%。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